第13章 明星(1 / 1)

荔寶已經六歲。

這三年學習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授文字和各個學科啟蒙,為後續的個人發展因材施教打好基礎。

相比21世紀,對一個孩子來說,認識世界的過程已經大大壓縮和提前了。根據目前的數字化信息,一個人終其一生能掌握和接觸到知識可能連0.1%都不到。

目前將儲存全部信息的芯片植入大腦的技術已經可以成熟,但每次區域聯合投票都通不過。主要原因是人類如果不需要長期投入學習,社會不穩定因素太多,恐怕短時間解決不了可能出現的問題。

六歲的荔寶已經掌握了語言字詞句組合規律,在紛繁複雜蛛網交錯的學科中,還沒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她好像喜歡美食,喜歡畫畫,喜歡聽故事,喜歡漂亮衣服,每個都喜歡一點,完全取決於教授知識的專項機器人和偶爾會到場監督的老師。說到底就還是貪圖享樂。

她好羨慕張鶴起,他從小有音樂天賦,也以此為目標努力著。

有一年他們課間休息,風刮得很厲害,休息室外的小噴泉都被吹的不成形,目之所及的樹發出摩擦的簌簌聲,以及教學樓上一些沒關的門窗一起聲音大作,雜亂而有韻律的交響樂就這樣生成了。

荔寶聽得心煩,抱怨道,“早上不還好好的嗎,怎麼回事天氣突然變這麼差”。

林之沐附和,“早上天氣預報說今天天氣晴,沒雨,也沒風。怎麼這麼不準?”

張鶴起眼睛一眨一眨,手也開始慢慢有節奏擺動,之後輕輕合上了眼皮,濃密的睫毛一顫一顫,自然的聲樂仿佛都在聽從他的指揮, 如入無人之境。

兩個人看得傻眼,才大概明白鶴起說他喜歡音樂是什麼意思。

林之沐這次沒在一塊,聽林之漾說在忙區域聯合競賽,他記憶力超群,喜歡邏輯嚴密的各種算法。反正有事可幹,不像他們整天偷懶休息無所事事。

再說林之漾,看著跟自己同樣年紀,傻傻什麼都不太關心,實際上她有一天偷偷告訴荔枝想做演員,因為超級喜歡看電影,想做電影明星。

荔寶真想潑她冷水,她想大喊:“現在的影視作品都輸入需求AI臉自動生成了,電影明星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啦!”但她忍住了,有夢想真好,誰都不能破壞別人的夢想。

她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昨晚跟媽媽看一百多年前的老電影,梁朝偉確實帥,媽媽在那星星眼犯花癡,她說現在怎麼就沒有梁朝偉了呢,多有魅力的男人,AI臉沒有靈魂。

“媽媽,我感覺新電影裏的人好像不會呼吸。”荔寶也跟著媽媽看了不少電影,能說出這個結論還真是讓張季音驚訝。

“對對,荔寶說的太對了,他們太精致無瑕,介於真人和動畫之間,是一種很奇怪的新物種,不那麼吹毛求疵的時候還能看看,看過經典影片真的看不了。”

荔寶問,“那現在不拍真人了嗎?”

“不太清楚,幾十年前漸漸少了,最近幾年沒見有新片出來。”

“我有同學喜歡一個演員古山月。”

“沒聽說過,那也是個虛擬人物吧。”說著說著,張季音手指向右滑動,暫停的電影屏幕自動出現了古山月的資料和照片,果真是個虛擬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