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抵達終南山(1 / 2)

東海,遼闊無垠的海平麵上。

夏日炎炎,鹹鹹的海風輕輕吹過海麵,蕩起條條波紋。

海鷗成群掠過!

時不時有大魚躍出海麵,又重重落下,激起道道水花。

突然,一條風馳電掣的小船出現。

小船之上。

一位身穿白衣,背負長琴的俊俏少年矗立於其中,雙手環抱。

頭戴白色冪籬,隨風飄揚。

原本楊懺準備使用念力直接飛過東海,直達大陸。

但是為了避免被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楊懺還是尋了一條小船。

運用念力在後麵推動,就像安裝了一個發動機一般

速度極快,而且還省力。

嗖~

小船極速在海麵劃過,留下一條久久不能恢複的水痕。

說是船,但是在楊懺念力的催動之下,簡直就是在禦水而飛!

原本一天的水程,在楊懺的‘外掛’之下,短短的兩個時辰,楊懺便回到了陸地之上。

這還是在靠岸之時,楊懺刻意減慢了速度的情況下。

離開碼頭,楊懺第一時間來到了穆念慈的墓前。

看著長滿雜草的孤墳,楊懺直接坐在墓碑之前。

將兩支嶄新的蠟燭插在墓碑前,點燃,飄起縷縷青煙。

“娘親,我回來了。”

“您在那邊還好嗎?........”

楊懺一邊自言自語的述說著兩年來自己的經曆,一邊使用念力,一根根將生長在墳上的雜草連根拔起。

撫摸著斑駁的墓碑,楊懺心中有些傷感。

“娘親,懺兒的身體現在可好了,要是您能看見就好了。”

說到自己的身體時,楊懺還特意秀了秀手上的肌肉,這般舉動連他自己都笑了。

“娘親,我給您彈一首曲子吧,這可是我新學的曲子,也不知道您能不能聽的慣!”

說完,楊懺盤坐地上,將背上的琴取下,懸於麵前,浮在空中。

楊懺修長的雙手如同精靈一般,跳躍在琴弦之上,悅耳的琴音回蕩在林間。

非但沒有將周圍的鳥兒驚走,反而吸引來更多的鳥兒。

百鳥朝拜,蝶湧蟬鳴!

楊懺所彈的琴曲是著名的《鷗鷺忘機》,著作於宋代,但卻不是南宋。

琴曲的創作者還不知道在哪呢?楊懺第一個將其展現世間,說是別人所作,別人也不信啊。

琴聲持續許久,待太陽開始下山,楊懺這才收起古琴。

長琴重新背負在他背上,楊懺來到穆念慈的墓前,笑著說道:“娘親,不早了,我該走了,我還要去見哥呢,下次再來看你。”

楊懺與娘親道別,向著遠方離去!

就在楊懺回身的那一刻,一縷微風吹過,兩隻蠟燭的青煙竟纏繞在一起,神奇的環繞在墓碑周圍。

這一幕並沒有被人發現,此刻的楊懺正在往終南山飛掠而去。

趁著夜色,楊懺直接飛上天空。

白天不便飛行,但是晚上就沒有這樣的限製了,更何況古代並沒有什麼雷達之類的東西。

楊懺更加肆無忌憚的在天空享受飛行的快感。

夜幕降臨,皎潔的月光之下,一道如同謫仙人般的身影飄然於天空。

又如同流星般劃過天際,這一幕恰好被一個抬頭仰望夜空的小孩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