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懺吃完紅薯,找了一個借口離開了破廟,走之前,楊過囑咐道。

“小懺,別走太遠,注意安全。”

聽到楊過的話,楊懺沒有嫌煩。

在他的印象中楊過從小便對自己極好,小時候,每每母親穆念慈給兩兄弟帶好吃的回來,第一口都是給他吃的。

“知道了哥哥,我會注意的。”

“午飯之前一定要記得回來啊。”

回應過楊過的話,楊懺便來到了離母親穆念慈的墳墓不遠的河邊。

看著自己稚嫩的臉蛋, 楊懺頓感人生的奇妙。

雖然現在自己沒有常人那樣健康的身體,但比較起前世需要一直躺在床上的楊懺來說。

能夠隨心所欲的走動,可以親自去看看美好的世界他便已經非常滿足了。

感受了自己的身體,楊懺發現他的身體比起普通人的差太多了。

在他的印象中,這是先天的,由於和哥哥是雙胞胎但卻被認為是一個,沒有及時出生,導致楊懺從小身體不好,體弱多病。

看著湖中與楊過有些相似的麵容,楊懺回憶起與楊過從小相處的畫麵。

自己永遠是楊過的小跟班,老是跟在楊過的屁股後麵。

哥哥楊過也樂意帶著楊懺,雖然自己從小體弱多病,但是楊過從來沒有嫌棄過他。

哥哥帶他去掏鳥窩,去摸魚,去偷人家的雞蛋,為此母親穆念慈不少教訓楊過。

走到穆念慈的墓前,看著碑上的名字,楊懺頓時回憶起那一晚。

娘親撒手人寰。

那一瞬間,他哭了。

哭的撕心裂肺,哭到嗓子沙啞。

最後是哥哥將自己拉開的,隨後,兩人艱難的將娘親葬在她親自選擇的地方。

他永遠忘不了,兩人一點一點做出墓碑的場景。

忘不了,兩人哭著跪在賣墓碑的老板麵前求著他給娘親刻字的樣子。

最後,老板受不了兩人的哀求才在娘親的墓碑上刻下了字。

墓碑是兩人一起搬到老板那去的,卻是哥哥一個人搬回來的。

哥哥楊過憐惜自己的體弱多病,即使自己苦苦哀求,他依舊不肯讓自己幫忙。

一個人出了大部分的力,將娘親埋葬好。

那天他問了哥哥一個問題!

“哥哥,我們是不是再也沒有娘親了?”

但是,楊過並沒有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而是對他說。

“小懺,你放心,哥哥一定會照顧好你的。”

那一刻,原本堅強的他再一次哭了,哭的稀裏嘩啦。

母親穆念慈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所以經常去給大戶人家做小工。

以此來賺取母子三人的生活費與楊懺治病的藥錢,每日早出晚歸。

所以穆念慈比原著病逝的要早一點,但是由於楊懺的體弱多病。

想著母親穆念慈對自己的濃濃母愛,楊懺對於這個小說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感情。

不僅是以前對穆念慈的親情,還有前世對於這個女角色的悲慘身世與堅強溫柔的感慨與惋惜。

“娘親,我想你了。”

這既是前十三歲楊懺對於穆念慈的思念,也是後世楊懺對穆念慈最後的道別。

今天過後,他將是不一樣的楊懺,而他與哥哥楊過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