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急文書傳到長安,懿宗李漼詔令各道兵馬,派兵開赴嶺南。
南詔蠻兵又進犯東江、西江,進逼邕州。
嶺南西道節度使鄭愚,十分恐慌,忙遞送奏章,請求辭職。奏章說:
“陛下,臣隻是個舞文弄墨的文官,沒有領兵打仗的本事。
請求速派稱職武將前來,保衛嶺南大好河山。”
懿宗李漼調康成訓出任嶺南西道節度使,調發荊州、襄州、洪州、鄂州四州兵馬,由他指揮。
各路兵馬陸續奔赴,運輸糧草,後勤保障成了最大困難。
朝廷征用民間大航船,從福建運軍糧到廣州,再用馬車運輸隊陸地運輸,糧草接濟有所改善。
大船下海,有時遇到台風,滿載糧草的大船,傾翻沉沒,唐朝時天氣預報能力不大行。
朝廷有關部門,怕自己被問責,嫁禍於民,欺負無權無勢航船商人。
運糧船沉了,他們往往關押航船主人(船東),逼迫他們賠償損失的軍糧。
航船商人不願意給官府糧,地方官府為完成朝廷任務,派兵搶奪商人運貨做生意的大船,為官府運糧。
兵士強行上船,把商人船上的貨物,強行卸船,丟棄在海岸上。
經營大船的商人,投訴無門,多半跳海自殺。
哪朝哪代,無權無勢有資產的平民商人,總是被欺壓霸淩。
嶺南西道節度使康承訓,腦海裏隻有一團迷糊,沒有智謀。
他到了邕州,正遇上南詔蠻寇聲勢浩大。
康成訓毫無破敵辦法,隻是接連上奏,請求派兵增援。
懿宗李漼頒發詔令,命令調滑州、青州、汴州、兗州、鄆州、宣州、潤州、許州,八路兵馬來增援。
各路軍隊陸續到達,他們自恃人多勢眾,毫不防備,遠郊也不派人站崗放哨,如像沒啥事一般。
南詔將領帶領南詔蠻兵,進入邕州境內。
康承訓接到告急,派六路兵馬一萬人,前去阻擊南蠻兵先鋒部隊。
六路兵馬都是外地人馬,道路不熟,雇用當地蠻人當向導。
當地蠻人和南詔群蠻私下有勾結,竟引導各軍進入絕地。
突然聽得一聲呼哨,南詔蠻兵從四麵八方圍上來,把各路唐軍分割包圍成好幾段。
各路唐軍沒處逃脫,一萬人被殺死八千。
隻剩後尾部隊二千名,還遠遠落在大後麵,能轉身逃回。
康承訓接到軍情報告,嚇得手足無措,癱坐椅子上。
節度副使李行素,率兵修建防禦工事,剛剛完工,南詔兵就殺過來了。
南詔兵包圍 邕州城,準備攻城裝備(攻城特長竹梯)。
守城唐軍將領,請求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夜晚襲擊南詔蠻兵營寨,康承訓膽小,他害怕失敗遲遲不允許。
有個小軍官再三請求,康承訓才批準可以帶很少的兵,出去試一試。
小軍官隻帶領唐軍勇士三百人,夜晚從城牆頂端往城外垂下繩子,勇士們拽著繩子從城牆上出溜下來。
三百勇士偷偷接近南沿詔蠻兵營寨,或者呐喊或者放火,並且迅猛殺進營寨內部,各自揮舞兵器,一陣亂刺亂砍,殺死南詔蠻兵五百多人。
睡夢中醒開的南詔蠻兵大為驚慌,夜幕下,他們不知道唐軍來了多少人,都爭著逃命,一邊跑一邊嫌棄他娘給他生的兩條腿,奔跑性能不夠好,逃得還不夠快。
蠻兵拚命逃跑,南詔將領嗓子喊啞了也沒能製止住。
南詔蠻兵部隊,隻好撤除對邕州城的圍困,全軍逃走。
康承訓的勇氣和智慧,遠遠不如他屬下這個下級小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