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神龍七年三月初九,對於大周帝國而言,意義非同一般。
帝國在對楚國防禦戰爭中,以大司空宇文成為統帥,秉筆太監黃世鍾為監軍,率大周三十六衛中的虎賁,青狼,神武,宣武等八衛二十餘萬大軍,於碣陽穀大破楚軍,取得開朝以來對楚的第一次真正大捷。
曆年來,從大周開國皇帝周黎到本朝建繼帝周雍,在對楚國的戰爭中就是勝少敗多。
以至於先帝奉烈帝周康,就是死於著名的青陽關之戰。
天子親征,被楚國聖武堂堂主楚雄州於夢中梟首,腦袋被紫木匣函裝,一路傳示九邊達三月之久,震驚九國十六地。
後來臨危受命的建繼帝周雍被迫割地求和,賠款,使昭陽公主和親,方才換回那一顆昂貴的頭顱。
在建繼帝上位後的七年裏,對楚國的大大小小戰事就從來不曾停過,雙方圍繞著西線狹長的碣陽穀,蘇木關,河西走廊一帶反複爭奪,慘烈至極。
奈何楚國當今皇帝楚雲南雄才大略,手下更是人才濟濟,內外一心,加之在對周朝的作戰中早已經摸清了周朝統帥的作戰思路和打法,士兵們在接連勝利中也是士氣高昂。
故而周朝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裏,在河西一帶丟下數萬具屍首,竟然不能越雷池一步。
然而所有人都已經不抱希望了的時候,閉死關十年之久的宇文家主宇文成破關而出。
驚聞先帝已死,新戰不力的宇文成怒發衝冠,當即重掌帥印,上書求旨後連夜趕赴邊關,以作戰不力為名,用皇帝親授天子劍,陣斬同為八大家族之一的黃家家主黃文龍。
一時間,二十萬大軍瞿然而驚,宇文成見士氣可用,在到達邊關的第三天整頓軍務後親率神武衛夜襲蘇木關,手刃聖武堂副堂主蕭妙計,然後誘敵深入,於碣陽穀設下埋伏,前後夾擊,一戰坑殺三十萬楚國降卒。
從此以後,揭陽穀更名楚人穀。
從此以後,大周司空宇文成之名,在楚國可止小兒夜哭。
從此以後,宇文家的八大家族之首的地位,真正得到了確立。
而今天,就是大司空宇文成率軍返回神都康寧的日子,康寧城數百萬民眾自發走上街頭,載歌載舞,街道上張燈結彩,早已翹首以盼,簞食瓢飲靜候王師。
整個康寧,被籠罩在祥和的氛圍裏,上到公卿大夫,下到販夫走卒,共同的話題都隻有一個,那就是這場整個大周等待了七年之久的勝利。
以至於金國,夏國,赤目人,以及一概和楚國交往甚密的大越朝,也都派使者前來朝賀。
建繼帝周雍沒有忘了誰帶來這場勝利,三朝老臣宇文成皓首之年,一力救糜爛的西線戰事於水火,直接否定了朝中暗流湧動的勢力各種動作,對於他而言,無異於一粒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