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三國群英傳世界1(2 / 2)

(漢朝洛陽宮殿分北宮和南宮。

根據考古複原的平麵圖,北宮附近都是高官的府邸,那基本上皇帝也會住在那裏。

隨後就是北宮幾個主要的宮殿,自南而北分別是:平洪,永樂,德陽三個宮殿。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百度搜,東漢北宮平麵圖。

根據結構我猜測,平洪應該是百官在上朝前修習的地方,隨後,路經朔平,宣明兩座大殿。

這兩座大殿比較小,具體什麼功能有知道的大神可以在這裏科普一下。

最後就是德陽殿。

德陽殿那麼大,又算是北宮的中央,我覺得應該是議事的地方。)

劉碧跟著陳蕃步入其中,看著周圍壓低著腦袋走路的朝臣們,心中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現在竇家勢大,大部分朝臣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自然會感覺到麵對外戚的時候有一種不滿又難以抵擋的感覺。

“太後上朝,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宦官高唱,陳蕃和胡廣對視一眼,齊齊上前啟奏。

“臣有奏~!”

(本來電視劇之中應該是臣有本請奏的。

但是考慮到漢代還沒有普及紙張,這個“本”就不存在了。

而且當時皇帝和大臣的關係更像是相互利用的合作夥伴關係,還沒有到清亡朝那時候那麼嚴苛,所以請字我也去掉了。)

竇太後看到胡廣和陳蕃出列,雖然表麵不滿,但是還是耐著性子點頭“奏。”

語氣平淡,聽不出是悲是喜。

胡廣先開口“臣下帶回劉儒,其言有先皇血脈依舊在世。

故而,十日前論及繼位宗族之人,可免。”

(劉儒(?~168年),字叔林,東郡陽平縣(今山東省莘縣)人。

東漢官員、名士,“八廚”之一。

舉孝廉出身,累遷侍中。

漢桓帝繼位,上書評價朝政得失,出任城相,遷議郎。

建寧元年(168年),黨錮之禍時,坐罪下獄,自殺。

我這裏設定成為主角的堂叔,且是175年死的。

這樣主角至少是有理由可以成為劉誌在世唯一血脈。

在古代,對血脈看得很重。

但是不是說你有什麼物品證明,就可以證明你是宗族族譜之中的那個人。

人證物證都必須要有,要不然你的敵人可是有千萬個理由反駁你不是你。)

胡廣一開口,所有人都驚呆了,包括竇太後。

其他人還在議論紛紛,竇太後卻是輕咳一聲。

旁邊的宦官立馬會意,高唱“肅靜!”

所有人安靜下來,竇太後才對胡廣問道“胡司徒,你此言非虛?”

胡廣再次躬身拜道“臣已請劉儒來此,太後可當麵問之。”

隨著胡廣的話音落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緩步從臣子的隊列之中走出來,他對著竇太後遙遙一拜“儒,見過太後。”

此刻,竇太後的臉色極其難看。

劉儒,不僅是天下聞名的大儒,更是宗室之人。

傳言,前些年隱居養老。

沒想到,是給劉誌培養皇帝來了。

現在好了,竇家的計劃,全盤被打亂。

竇太後恨不得現在就殺了劉儒,但是她知道,她不能。

靜默良久,竇太後才咬牙切齒的說道“不知,井軒那個孩子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