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作小商販的周橋到達西城門時,等著出城的隊伍已經排的很長。大家的日子都不易。普通人時常挑了擔子、背了背簍、推了推車去棲霞關外的互市兜售雜物、幹貨、活家禽、水果蔬菜等物。大小商號則拉了一車又一車的貨物去互市做大買賣。
伴著晨曦,混在人群中的周橋很容易就混出了彭城,並隨著人流前往棲霞關。
商號的車馬排了長長的隊伍,由鏢局的鏢頭護衛著不緊不慢地前行。
二三十裏地,走起來對習慣了兩條腿趕路的小商小販而言並不困難。五六百號人,或四五人個走一起的、或十幾二十號人說笑趕路的、或不遠不近地墜在人群周圍沉默獨行的……不一而足。
周橋正一個人挑著擔子默默趕路,身後有人趕上來,與他並肩而行。他並不理會此人,隻管自己趕路。深秋的清晨透心涼,呼吸間哈氣肉眼可見。但對穿著保暖且正在趕路的眾人而言沒有太大的影響。
追上周橋的男人看上去四十多歲的年紀,背上背著個大背簍,身穿灰色的粗布衣裳。此人頭上戴著灰色單帽,帽子下露出的頭發已經半白。他的麵龐膚色偏白,下巴上的胡子不長不短的,滿眼透著滄桑。
周橋目不斜視地繼續趕路,麵無異色且步調與先前一致,毫無破綻。
滿眼滄桑的中年男人見周橋不搭理自己,於是嘿嘿笑了幾聲,邊走邊彎腰掀了周橋擔子上挑的一隻竹編筐的布簾子看了一眼,然後嘖了一聲,聲音略嘶啞地說了聲“這青桔不錯”,並順手拿了一顆青桔出來,一邊走在周橋身側一邊剝開青桔皮吃了起來。
周橋對此無動於衷。
中年男人吃完一個,還要伸手拿。
周橋把肩上的擔子往前一移,躲開了來人再次拿青桔的手,“十文錢一個,給錢。別想白占便宜。”
中年男人嘿嘿笑兩聲,“小氣。”頓了頓,又道,“十文一個,你確定賣得出去?”堂堂大安王朝閑王的爹、某國的王爺,居然小氣成這樣,簡直沒法兒看。會是哪個國家的王爺呢?西昌國的王爺,還是狄戎國的王爺?或者大金國、楚國、郢國……都有可能。他好奇的很。
周橋聽罷,“普通青桔一斤賣十至十三文不等。我這青桔味道好且個頭兒大,三兩個便能稱足一斤。十文賣你一個,一點都不貴。”
二十裏地走完,前邊出現了供旅人歇腳的長亭。古時,為方便遠行的旅人途中歇腳,官府在許多地方都修有長亭、短亭。“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在大安王朝很常見。此時,有限的長亭被商隊人所占,步行的小商小販或百姓則在長亭左近隨地坐下歇腳。
沿路並不太平,偶有零散的劫匪出沒。所以商隊也好、小商小販與去互市采買日常所需的百姓也罷,從來都是聚堆走,不敢落單。
商隊有鏢局護衛卻允許小商小販跟隨,是為了聚人氣,震懾劫匪不敢妄動。且人多力量大,遇到劫匪時共同力敵,勝算更大。在邊關要塞存活,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是敢打敢拚的。當地民風彪悍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小商小販遇到劫匪也是敢打敢殺的彪悍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