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往春天的列車(壹)(1 / 1)

霧蒙蒙的山區,稻田青綠一片,清晨的風吹醒了山林間的蟲鳥,整個夏天,碧綠的山野,生機勃勃,在晨曦即將到來前。

炊煙嫋嫋升起,在一座座土房子裏,這山裏的土房子。孤寡老人和小孩,在土房子裏忙左忙右。嘰嘰喳喳的小雞,還有打鬧的小白狗和小黃狗,在村裏的小巷道裏。

2010年7月4日,昨天早上接到老師電話,通知黎陽今天去填誌願,忙碌的清晨,夾雜著喜悅和說不出的感覺。通過三年的努力,也算是有一個好的結果。按照老師的說法,黎陽的成績可以去市一中的,但黎陽清楚,市裏離山裏太遠,開銷也大,還是去縣一中讀就行,這樣方便回家看奶奶和弟弟,也減少家裏的負擔。雖然縣裏的中學辦的沒有市裏的好,但每年也有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生,考上一本的人也會有一百多個,二本和三本的經常分別每年也會有兩三百個,這是老師和他們講的。所以他那麼努力,其實也就爭取去縣一中讀,這樣上好大學的機會就大很多。

黎陽時常在想,家裏就二十畝地,如果弟弟和他都回去種地,那麼一個人也才分得十畝地,尚且十畝地也隻能種包穀或者其他農作物,更別說解決一家人的開銷了,解決溫飽問題都難。去打工也不是辦法,他可不想將來他的孩子和他一樣,因為生活的拮據而分居兩地。他努力的意義,就是爭取能當老師或者醫生,這樣就能在本地工作,這樣也就能解決生活物資的匱乏,而不至於因為生計而一家人分隔四海。

他收到他能上縣一中的消息後,激動得久久不能平複心中的喜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遠在沿海城市務工的父母,父母也很開心。奶奶為了慶祝他考上縣一中的高興事,把養了好久的雞宰了來慶祝。這隻雞本來是要拿去集市賣了換錢來用的,山裏的本地雞,很是合適城裏人的口味,賣的價錢也高,常常一隻雞就能賣五六十塊錢,這已經是黎陽初中時的三個星期零花錢啦。所以,他們都舍不得吃。現在弟弟也快去上初中了,家裏的開銷也挺大。爸爸媽媽雖然在外地務工,但是也要做好去讀大學的費用,錢都不敢亂花。

讀書,對於山裏人來說,似乎是唯一的、最簡單好走的出路了。所以,家裏人一直都鼓勵黎陽兄弟好好讀書,黎陽也很努力。對於考上一中這個好消息,全家人都開心、幸福極了。據說,黎陽的父母雖遠在沿海城市地區,還特意做了一些貢品,祭祀祖宗,感謝祖宗的保佑。他們家終於有一個出息了,能考上縣一中,也就是說考大學沒多大問題了。

這一天黎陽起的很早,比奶奶都起得早,起來生火燒水洗臉洗漱,還把水缸挑滿水。知道自己去填誌願,一去可能就是一整天,還早早的就去割了牛草回家,就能多幫奶奶多做點家務活就多做點。時常他都等弟弟起來了,再一起去割牛草,可是今天,天還灰蒙蒙亮就去了。割牛草也就是去割一些長勢不好、還背不起包的包穀杆。

把家務活做的差不多了,吃過午飯後,奶奶給了他二十元,叫他路上能買點東西吃。本來山路泥濘,也不是很好走,幸好天放晴了一兩天,路還算好走,去鎮裏都是步行去的,家裏有摩托車的家人,還能把自家娃娃送去,黎陽家沒有,也就隻能步行去。大概早晨九點鍾左右出發,腳步利索輕快的話,大概十點半左右能到。

學校考慮到好多山裏的孩子路不好走,所以填誌願的時間規定在十二點左右進行。所以,黎陽也算是走的較早的一批。他和他的小夥伴有說有笑的走在路上,洋溢著幸福的麵龐,腳步輕快,打打鬧鬧一路。長長的山路,長長的隊伍,一批又一批,都是去填誌願的隊伍,那狹小的山路,人走得一排排的,像極了開往春天的列車。有摩托車經過時,他們都是站著讓出一條道出來,才能通過,畢竟一輛牛車寬的大路,能有多大呢。摩托車就像列車裏叫賣商品或小吃的列車員,路過著一批又一批趕去填誌願的人。有的是家人帶著去,所以顯得人比平常放學或者去上學時的人還多、還熱鬧。

黎陽唱到:開往春天的列車……,能到遠方的列車,緩緩而去,穿過了這山裏一座座,一座座草木盛青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