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九月份的東北天氣還算清涼。
金秋歲月,每年一度的檢兵時間正如火如荼的展開。
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沈陽某縣一農村家...
“我知道了,老媽”
一少年高聲呼喊著,惹來左鄰右舍的觀望?
東北風俗就是這樣,左鄰右舍之間院落緊挨著院落。
相鄰比較近,彼此之間交流較多,一抬頭都能看到彼此院落的一切事情,之間有什麼事招呼一聲就可以。
大聲的呼喊,打斷了這清晨的寧靜!惹來左鄰右舍之間的張望!
隻見一院落走出一少年,身材英姿挺拔,高大威猛、出生在東北,多數青少年雖未長成,卻也人高馬大。
少年俊俏的臉頰中帶著一絲邪氣,隻是俊俏的臉龐還未脫下幼嫩的氣息,顯得略微不成熟。
這也難怪,雖然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畢竟農村的孩子沒有見過大的世麵。
懂事雖早,畢竟還是個孩子而已。
少年一邊走嘴裏一邊叨咕著什麼,細聽之下說的是。
“天天催,天天催,非要那天把你寶貝兒子催死不可”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少年完全是被老媽從被窩裏拉出來的。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少年還是比較孝順的,也不願違背父母的意願,隻能心有不甘的離開家。
“蕭小子,這麼早起來是要去檢兵嗎?”
剛離開家門,迎麵站著幾位中年婦女。
以東北話來說就是一群老娘們兒在一起有一句沒一句的瞎嘮嗑。
無非是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話,說話的是鄰居家李叔的媳婦,見少年從家裏出來隨口問道。
“是啊,李嬸和幾位大娘沒事嘮嗑呢啊?”
少年連忙回應。
少年雖無心當兵,不過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更是讓父母臉上有光,少年這才毅然決然的選擇報名參軍!
那時崇尚一人參軍全家光榮,大街小巷早已拉滿了橫幅。
少年名叫簫文龍。
今年剛滿十八,因為在學校遊手好閑,每天除了打架就是逃課,學校三天兩頭的找蕭文龍父母去學校聊天。
蕭文龍父母一看這樣下去也不行,孩子又無心上學,如果再任其混下去早晚進號子的料。
沒得辦法,眼見兒子年齡也老大不小了,怎麼說也得找個好的去處管理一下這個“不孝子”
正好國家在大力支持參軍,老兩口一商量,不如讓兒子去部隊鍛煉一下。
都說部隊是所大學校、大熔爐,如果真的能夠參軍入伍,再不濟,待上兩年,好好的鍛煉一下,回來也差不了哪去。
至少回來找個好老婆肯定不成問題。
何況,有部隊約束管教,老兩口也能放心不少!
當時的社會,不止是蕭文龍的父母是這種思想,而是很多父母都是如此想法。
當初很多的父母基本都是這種想法,子女在家過於頑劣,管理不了,扔進部隊去,讓部隊管理。
如果運氣好,在部隊裏鯉魚躍龍門混好了,能夠留在部隊,一家人都光榮。
再者有的父母將部隊當個跳板,回到地方安排個好工作,或者進政府部門當個公務員什麼的,至少一輩子不愁吃喝。
當然,當初也隻有市級以上,才會有安置卡,北方農村沒有那個待遇。
蕭文龍雖然在外因好打架而名聲惡劣,可在家卻是個大孝子,在村裏也是個好孩子。
所以,村裏的大人對蕭文龍印象都不錯。
不過也正是因為蕭文龍打架成性,從而練就一番好的身體,或者說,是好的打架功底。
李嬸笑嗬嗬的說道:“蕭小子,你一定要好好爭取啊,檢兵的時候有點眼力見,給人家領導上上煙啥的,記住了啊\"
\"一定要給你爸媽,給咱們村掙點光,如果真能被選上,回頭嬸給你燉隻小母雞補補。”
“那是,一看咱們蕭小子就是那塊料,看這身板、看這長相、看這小嘴,就算別人當不上,蕭小子肯定也能當的上”
\"加油\"
其他眾人上前七嘴八舌的跟著說道。
“嗯,你們放心吧,大娘嬸嬸們,我會盡量的。”蕭文龍一邊回應著,一邊逃也是的擠出包圍。
\"這孩子,看著就機靈\"
雖然所有人對自己抱著期盼,同時也是出於對自己的關心。
蕭文龍心裏清楚,這些事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該是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強求不來,隻能說盡量,一切隨遇而安的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哎……\"
輕歎一聲,蕭文龍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一想到所有人寄予的厚望,蕭文龍心裏的壓力卻劇增起來。
這些年來,村裏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每年都會組織村裏的青少年,積極的報名參加檢兵。
建設國防,駐守邊疆,保家衛國,不止是每個父母的期盼,更是村裏幹部的工作。
可說來也怪,除了十多年前有幾位村裏的叔叔們順利通過體檢之外,至今沒有人能通過體檢而從軍入伍的。
而今年,算上自己村裏一共有四個報名參加體檢的,但是最後能不能通過,誰心裏也沒數,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回應了一聲之後,蕭文龍慌忙的向村外跑去。
因為其他幾個小夥伴約好了在村頭的小橋集合的。
遠遠的還能聽到,身後那些大娘嬸嬸們稀稀拉拉的說話聲音。
這也是東北人的特長,嗓門大。
當然,蕭文龍聽得明白,她們說的無非就是些關於自己的,自己有多麼的出色,又有多麼的能幹,肯定能當上兵之類的話。
正是如此,搞得蕭文龍越加疲憊的逃離現場。
\"不過怎麼好像聽到老媽的聲音了....\"
遠遠的就看到村頭小橋上站著幾個人,不用想也知道是等待自己一起檢兵的幾個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