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解放軍進城(1 / 2)

1949年1月31日,京津地區禿子被消滅投降,風風雨雨800年的京城迎來了新的主人,它從此時就屬於人民。

浩浩蕩蕩的入城儀式也在京城解放,守軍投降後辦了起來。

此時經過半年的戰亂,京城物價飛漲,各處先進城的我黨黨員幹部,也餓著肚子動員城裏年輕人,工廠工人,學校教師加入入城儀式中。

婁記機械廠的工人也在此列。

此刻人群中一位29歲左右的工人,穿著婁記機械廠的工服,跟著歡呼。

時不時還高聲歡呼,“解放軍萬歲,人民萬歲”。

此刻這位工人不由得想起自己這幾十年,受的苦難。

這位工人名叫易中海,本是山東青島周邊小地主出身,自從青島被日本人不斷滲透,附近百姓就沒好過。

天不遂人願,37年初,因為城裏日本浪人到青島周邊活動,看上了易中海妹妹,在抵抗中也隻有易中海拚著下體受創,在三個月孕期的妻子幫助下,擊殺兩位浪人逃了出來。

此時二十幾口人的易家,已經沒了活人。

易中海崩潰了,好好的日子,在新婚沒多久就家破人亡,從地主小少爺,變成逃亡人。

跪在離家不遠的樹林裏,看著家的方向冒起來的濃煙,易中海哭的撕心裂肺。

聽著不遠處罵罵咧咧的日語傳來,並且越來越近,易中海,知道自己該走了。

青島自1914到1922八年占據是建立了不少學堂的,後期雖然歸還,但商業滲透和教育滲透沒停過,所以剛中學畢業不久的易中海是聽得懂日語的。

再不走就要被抓了。

在宗族的幫助下治好下體創傷,可妻子李蘭卻流產了,仿佛一切厄運都朝著二人湧來。

部分鄉親視兩人為災星,見麵躲著。

躲躲藏藏半個月,由鄉親們幫忙入殮了易家二十幾口人,可家裏財產也沒了。

因為日本人還在追捕,在宗族給予的盤纏下,17歲的易中海夫婦開始了逃亡之旅。

日本人不斷追捕,加上兩人傷也沒好徹底,一路躲躲藏藏,兩人行動的並不快,妻子李蘭也被踹了肚子,流了產,兩人都有傷,花了二十多天才逃亡進京城。

此時因為治傷和路上花銷,兩人盤纏也花了大半。

所以擺在二人麵前的主要問題是生存。

“中海啊,錢不多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啊”,李蘭愁的發出哭腔。

易中海也眉頭緊鎖,“媳婦,咱們先找個客棧旅店住下,我出去找工作,京城這麼大,總會找到的,錢先省著點花”。

李蘭也無奈,“中海,是我拖累你了”。

易中海打斷李蘭,“快別這麼說,我們老易家,要不是你救我,就沒人了,一路過來,你既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妻子,我們要好好的活下去”。

“一輩子,好好的活下去”。易中海擲地有聲的說道。

李蘭更是感動的淚流滿麵,緊緊的握住易中海的手,“好,一輩子,你易中海就是我的天。”

兩人找了一家老客棧,清洗的身上浮塵,就著客棧熱水,吃下硬邦邦的幹糧,此刻對於易中海兩口子,是安詳的,輕鬆的。

結束了逃亡,二人在客棧吱吱嘎嘎的老床上,相擁入眠。

連窗外倒春寒的夜半風聲也無法打斷,兩個年輕人的睡眠。

第二天一早,李蘭早早起床洗漱,打熱水準備服侍易中海起床,四月的京城早上很冷。

不一會兒,易中海醒了過來,看到桌上冒著熱氣的木盆和毛巾。穿衣起床洗完臉,李蘭帶著稀粥和油條進來,一個多月的逃亡之旅,易中海放鬆了下來,這粥很甜,是粥甜還是心安,隻有易中海自己知道。

吃完早餐易中海出去找工作,連續兩天打聽對比,最終選了新開業的婁記機械廠。

不為別的,學徒有工資,能養活兩人,店鋪商號學徒沒工資的但包吃住,易中海不是單身,還要養活妻子,隻有婁記機械廠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