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複活了?
沒錯,你們不要懷疑你的耳朵,也不要懷疑我接下來要給你們講述的故事。
相信你一定看過幾部恐龍大片,我也看過,在我小的時候看過許多動畫片,龍神貝貝你們也看過吧?或者小豬俠的恐龍係列?
哦對不起,你們是地球人。
但好像沒什麼不同的,我們的文明好像差不多,又或許在某個時間階段我們文明類似,相似到驚人的地步。
後來的我感歎之餘,想通過你們地球研究的平行時空來解釋,但卻一無所獲。
不過這就又有什麼關係呢,真相總會隨著不斷的探索浮出水麵。
好了,言歸正傳,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風眠,地星人,性別女。
別問我問什麼叫風眠,我們這裏的習慣和你們地球差不多,我姓風,我爸,我爺也姓風,至於 眠嘛,這是我的名字,周圍人都叫我小眠。
我有個朋友,好吧別問了別問了,雖然我們這裏遇到事請教別人時也喜歡說我的某個朋友,但這次我跟你們說的不是我自己。
我的朋友她叫顧佳怡,什麼?你們地球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這個名字,是嘛,那可真巧。
她啊是我曾經最好的朋友,我這個人啊,比較軸,不喜歡交太多的朋友。
小時候看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人們在琥珀裏發現了遠古時期的蚊子,成功提取了它生前吸食的血液,再利用脫氧核糖核酸(DNA)複活了那些遠古巨獸,恐怖的蜥蜴,就是恐龍。
可電影裏的才能做到的事實現了,那年我13歲。
我看著電視裏的播報隻是感歎。但我並沒有當回事,一個科技進步而已,我還有成堆的作業,那是我此刻需要擔心的。
我沒有意識到我的生活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隻恐龍被飼養在M國的研究院裏,全球的生物學家都聚集在那裏研究。
電視播報上,我看著他們圍著小小的籠子,鏡片之下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
最開始發現琥珀的地質學家麵對采訪泣不成聲,我沒有想到我竟然為科學做出了這樣大的貢獻!
恐龍的研究漸漸成了新聞裏必不可少的一項。
我看著電視不解地對媽媽說,“你看,這個家夥除了稀有點有什麼好的,不僅吃得多,脾氣暴躁,破壞力還強。”
媽媽是個地質學家,她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和我這個半大孩子不一樣,她說:“這是科學界的偉大發現,複活遠古生物這是自然科學跨時代的豐碑。”
但是複活他們究竟有什麼用呢?電視上那些眼鏡們說是為了生物學上的研究,但他們早已被自然淘汰,還有必要研究嗎?
第一隻恐龍是草食性的,自此開始無數恐龍陸續在人們手中誕生,有基因複製的,也有在其他地方提取DNA的。
恐龍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再隻是博物館裏冰冷冷的化石,而是遍布在了動物園裏。
它還出現在了我的試卷上,生物學把恐龍的重生當成了驕傲,我最頭疼的生物月考次次都要有一兩道題與它有關。
但隻有素食恐龍滿足不了科學家的好奇心,也滿足不了恐龍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