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兩條腿的官員(2 / 2)

“閣臣麼...”朱祁鈺咂巴嘴猶豫了不知道該怎麼跟自己兒子說。

成化年間的閣臣是以天順末年的閣臣為基礎,由李賢為首輔,陳文、彭時輔佐的三人小團隊。

而實際隨侍年輕皇帝朱見深的大臣們按史錄記載更是一個數朝老臣組成的大團隊,可這些人現在不是年齡已經大了按景泰朝的規定該要到了致仕的時候了就是還有外放沒能回京的,原來的成化重臣班子似乎是回不來了。

“太子私信還提到說自己學識不足,想效仿祖輩們請大臣給自己講史...”這話說出來朱見濟自己都不信。

之前在皇宮的學堂時每天都會講曆史,甚至每天都還會要求對所講的史料進行獨立分析。而分析的內容講官們的講評往往跟自己這位皇帝老爹的講評南轅北轍,兄弟們明顯都更認同來自皇帝老爹的觀點,誰要聽那些講臣們的大道理?

用老爹的話來說,那些大道理都是忽悠百姓安分守己不要對跨階層這種事情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

“講史?”

“啊...”

“是經筵吧?”

“經筵是什麼啊?”朱見濟自懂事起就沒見過經筵,反問一句讓朱祁鈺也猜不透他是不是真心為了幫堂兄要跟自己老爹打馬虎眼。

“那就讓朝臣們推行賢能安排開設經筵好了。”

“啊...”

“內閣製度不準變。一旦變了就改變了打算分權的初衷了。”

“分權?”朱見濟下意識張嘴後立馬意識到了不妥,於是低眉順眼不再主動說話了。

當年講曆史各王朝興衰時都會提到利弊,其中就對暴君、昏君一個人毀掉一個國家、一個朝代進行過深刻批評。分權也有利有弊,但至少產生暴君、昏君一人毀一國的機會少了一些。

“如今的內閣雖然都是起輔助作用,但畢竟是各部門的前首腦和現任的骨幹人員組成的,這就牽製了權臣獨攬大權的可能。”洪武大帝雖然廢除了宰相製,但是大學士製實際上就是換了個形式而已,特別是中後期的首輔大學士一言九鼎,說話比皇帝都管用。

要說中後期明朝還有一個翻身或者至少說續命機會的時代,可是權臣張居正跟皇帝小兒說:“吾夜夢神人授金”就決定了他遲早會倒台,而且會死得很難看。

你丫的不如說你夜夢神人授精更合適些,皇位給你來坐唄!

本就不那麼健全的一條鞭法幹脆被廢,很多當時還是能夠影響大明朝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政策一下子被推翻了個幹幹淨淨。

權力會使人膨脹,像充氣球一樣,氣球隻看到自己充了氣時那麼大的身形,忘記了沒有氣時自己不過是個蔫了巴嘰薄薄的一層膜而已。

“皇帝還是要盡量少管具體的事情,做得多就錯得多。管多了,管錯了,天下百姓就會恨皇帝。如果都是臣子們做的決定,那麼天下人在忠君愛國的教育下第一時間想到的也隻會是清君側而已,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中國也還是大明的中國。明白了嗎?”

“是,父親。”這類的話朱見濟聽到過很多次,當然記得清楚。何況這個皇帝又不是自己坐,能夠怎麼樣掌握天下也不是他該擔心的事情了。

“讓六部商議出增補內閣人員名單,順便再把經筵人員一並確定下來。之前不是召了李賢和王偉回京嗎?如果那些久曆朝堂的人推薦不出來,讓就久在邊鎮的人來推薦好了。如果他們也推舉不出來,就讓在京四品以上官員互薦,然後是天下官員推薦,總能選出來的。”

三條腿的金蟾不好找,兩條腿的官員多的是,更何況是想升上去的官員呢!

你們在京的官員不想這麼早混進秘書監裏沒了實權,那就讓其他外放官來把握這次機會好了,隻不過到時候可別後悔。

“明白了,還是父親聖明。”朱見濟適時奉上馬屁。

“聖明不聖明的就不說了,不過這些官員們恐怕其中還有旁的心思在裏麵喲!”

“旁的心思?”朱見濟不明所以。

“哼哼,可不就是旁的心思。”朱祁鈺看著濟南府送來的厚厚一摞彈劾奏折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