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爺北狩未歸,景泰爺奉孫太後懿旨登基稱帝。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原本的司禮監大太監內庭二號人物金英順勢就將成為了司禮監掌印太監,而三號人物興安能跟著升為秉筆太監時卻未曾想景泰皇爺將掌印一位空懸。
雖然金英、興安曾一度代表景泰爺參與內閣議事,可沒多久金英就被彈劾去了南京,自此再也沒有了返回北京的機會。
原本讓大家以為興安會成為最大的羸家時卻發現興大太監卻成為景泰皇爺的走狗一般人物,北疆各鎮傳旨、大同鎮守,然後是遼東、江南…就沒閑下來過。
是個人就知道,伴君如伴虎。可也要伴著君才有機會升官發財,整日裏跑來跑去親自辦差那叫什麼事?
如果不是興安這麼跑來跑去哪裏輪得上大家有機會在皇爺麵前輪值,這才升上了司禮監太監的位置。莫說興安還掛著掌印的職銜,司禮監的印可真不在他所掌控了,三天兩頭出差的一把手哪裏還有掌印的可能,隻好老老實實交了出來。
咱們在坐的雖然都是隨堂太監,可那也是司禮監太監,稍稍往上一點都是可以有機會夠得上提督甚至秉筆的。要是興安……掌印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攀上一攀。
“嗬嗬,這話說的就言重了。莫非各位忘記了這事從來就沒有咱司禮監什麼事情嗎?莫說是咱司禮監,咱們整個內庭有誰與外臣有過什麼交集嗎?”似乎早有人想到了這個問題,隻稍稍冷場就有人接下了話茬子,一語中的。
“對呀~怎麼忘了這一茬了。自始至終咱們都沒有直接與外臣接觸過,要說這事還是錦衣衛國家安全局的人在攛掇。真有什麼事情,咱們頂多是聽到風聲沒有及時上奏而已。這一點風聲又沒有實證的事情,咱們怎麼能隨意上奏惹皇爺生氣呢!”做為上位者,辦不成事情或者辦砸了事情當然是有足夠的後手可用了,至少背鍋的人可以輕易找到。
身為司禮監太監,也是很忙的。伺候皇爺和各宮的主子那都是應當應分的活計可馬糊不得,哪裏會為了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去煩皇爺呢!
要說有什麼事情,那就是國家安全局裏辦差的人“監守自盜”。可不就是監守自盜了,國家安全局的校尉辦的差使就是原本錦衣衛的監督察查之事,他們瞞著皇爺私下裏搗鼓什麼陰私事情把司禮監給瞞下來了也再正常不過了。
有人點了破局之法後房間裏的氣氛立馬變得輕鬆了起來,就這樣一群由司禮監太監們精心謀劃的扶持計劃就這麼繼續推動下去了。
此時的東宮…好吧,燕王府裏太子正在大母錢氏、生母周氏的陪同與監督下帶著一眾弟弟完成祭奠活動。祭奠那曾經疼愛自己的祖母和疼愛自己母親們的父皇,全然不知一群內侍已經計劃著等到自己當皇帝後怎麼來刮分自己的內庭席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