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帶人去了張龍的府上,把正躺在床上午睡的張龍抓了起來,帶到了校場。當著眾錦衣衛的麵,雖然沒有打他,但當眾宣布罰了他半年的俸祿。
張龍又羞又怒,又進宮去“鬧”了一番。但李宣一幅“鐵麵無私”的模樣,張皇後雖然惱他,卻也沒有辦法。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李宣是她的女婿,她也沒有整治他的心思。
最後,張皇後出麵跟德宗皇帝吹了吹風,把張龍調到了禦林軍中任了統領。禦林軍雖然也不錯,但比錦衣衛來卻差得遠了,沒有油水也沒有權勢了。但表麵上看,卻是升遷了。張龍沒有把李宣弄走,卻把自己弄走了,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小看了李宣的能量,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堂弟與女兒相比,還是女兒重要。張皇後愛護他,是為了報恩,他跟外人有矛盾,作為娘家人,她自然是站在他的一邊,但這回他和李宣頂上了牛,吃虧的自然是他。這是後話不提。
經此一事,李宣用雷霆一般的手段,以及他所代表的巨大權勢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在錦衣衛內樹立起了絕對的權威。街麵上,橫行霸道的錦衣衛少了,衣冠不整整日酗酒的錦衣衛少了……
一切走上了正軌,李宣也就離開了燕京。
帶著德宗皇帝的尚方寶劍和聖旨,由徐鳴帶著數百名錦衣衛護衛著,還有德宗皇帝派出的1000禦林軍,押運著從附近州府調集來的數百輛糧草車,上路了,趕赴山東賑災。當然,這點糧草是遠遠不夠的,從南方運來的糧草會源源不斷地後續運往山東。
賑災是旗號,真正的目的是剿滅白蓮教作亂。還有,偵緝漢王動向。臨別之際,德宗皇帝親自召見他,告訴他,如果漢王有謀反的跡象……
&&&&&&&&&&&&&&
李宣所部,一路急行軍過了河間府,保定府,真定府,進入了山東境內,半個月後,來到了泰山腳下。
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恒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嶽。泰山成為曆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嶽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遝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
李宣前世沒有遊過泰山,穿越回到幾百年後的新明,他自然不會過泰山而不遊。不過,此刻已是初冬,山上一片蕭索,沒有了綠色覆蓋的泰山,景致大減了。
李宣讓賑災隊伍駐紮在泰山腳下的岱廟。而他自己,一大早,帶著徐鳴和幾個錦衣衛,便衣一路登山而上。
此時的泰山,山路沒有像現代社會那樣修建出了青石台階的盤山路,而還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
一路信步而上。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紅日初升,仰望天宇,朵朵紅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朝霞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珍異寶殿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雲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
“果然名不虛傳!”李宣讚歎著對徐鳴微微一笑。
徐鳴笑著遞過水袋,“大人,喝點水吧。”
李宣接過水袋,仰頭灌了幾口。突然,耳邊傳來低低的女子絮語聲,側麵的另外一條山道上,遠遠走來了兩個女子。均是青衣勁裝,但打頭的一個身材略高,而且披著一件紫色的披風。
同為登山客,李宣揮了揮手,他們往路邊靠了靠,準備讓這兩個女子先過去。走的近了,李宣這才發現,這兩女臉上都蒙著黑色的絲帕,腳步不急不慢,身形不慌不亂,就這樣淡定自若地在李宣等人的注視下,與他們擦肩而過,繼續向上行去。
李宣突然覺得後麵個子稍矮的女子有一種熟悉之感。而隱隱地,他似乎也發現,這女子的兩道清麗的眼神有意無意地從自己身上滑過,並在徐鳴身上多停留了瞬間。
“徐鳴,這兩個女子似乎是練家子。”李宣隨意說了一句,繼續向上登去。
“是的,大人,她們腳步沉穩,一看就知道是練武之人。不過,民間的奇人異士多了,嗬嗬。”徐鳴笑了笑,隨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