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無聊賴閑逛中有一個新發現(1 / 2)

星期六的下午,趙庭一從臥室裏的窗戶向外望了望,小區人行道上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在走動,有悠閑的老人,跑動的孩子;還有匆忙趕路的年輕的男男女女,他們為了生計,休息日或許也不會清閑下來,要麼送孩子上特長班,要麼趕去和客戶談什麼生意,或者忙於其它的應酬,或者上司叫你處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總之,在這個城市,生活的壓力已經讓你停不下來,不斷地給自己加碼,就像拉磨的驢子,一刻也沒有停下的意思。

趙庭一想這些和自己有毛關係?他的思緒很快轉到自己身上,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很煩躁,身心都很疲憊。很早以前,他也是在一個小區門口看到有人分發一些做得很精美的那種宣傳插頁,同時有幾個年輕帥氣靚麗的男女在喋喋不休地宣講或者在向進進出出的路人進行灌輸。他們說,現代人久居於城市,長期坐在辦公室,忙於工作,缺乏鍛煉,很多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他那時也是第一次聽說什麼亞健康,後來上網查了查,不是什麼新事物,因為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萬事不斷潮湧翻新,你不知道哪些是新出現的哪些是包裝過的。亞健康這種事以前會沒有嗎?肯定會有。隻是外麵標簽了一個亞健康的名字而已。當然,趙庭一也逐漸接受他們宣講的觀點,一直認為自己長期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他有時也神經兮兮,哪天不舒服了,或者身上哪個地方有點疼痛,都會一一對照亞健康的不良反應,對自己的這種亞健康狀態和亞健康那些理論已經深信不疑了。因為他現在的工作,的確會讓他心煩,那些錯綜複雜的人事,既傷了腦筋,也讓他應接不暇,疲於周旋。他常常想,中國的事情就是很微妙,外國無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在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自古講人事,就是人際關係的處理,儒家思想講天地人,也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事情,但沒有講如何相處的詳細規則,是宏觀和籠統的理念或者讓你遵守的信條,細致到如何去做,條條款款不存在。所以,中國文化裏有沒有精細化的人事理論值得商榷。你看西方,人家有人力資源理論,非常係統,林林總總,支撐官僚體係的運作。中國向人家學習,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外國那一套到中國水土不服,硬生生地搬進來,沒有見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說,中國是人情社會,你拿那套理論運用於實際,肯定是書呆子,是教條主義。有些人事隻讓你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中國人善於講人情,不擅常講規則,所以你掉進江湖,就會身不由己。你說你累,那隻能說明你沒有遊刃於人事的能力,對不?趙庭一常常這樣想。當然在工作中,在實際生活中,他趙庭一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也不至於笨到“呆若木雞”狀態,否則,他畢業這十幾年不會爬到這個位置。回想這些年來的打拚,趙庭一有時自我安慰,心底陡然生出一絲成就感,當摟著嬌妻柔軟的身子,當開車送孩子上學穿梭於繁華的街區,他會感到從窮鄉僻壤走出來逐漸與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化都市融為一體,是他生命升華的詮釋,這是人生?或許是,或許不是。欣慰與迷茫,滿足與欲望不斷交織,相互撕咬,鑄就了他今天這種“亞健康”狀態。

今天天氣不錯。雖然天氣預報說有霧霾,但時至午後,霧霾逐漸消退,冬日西斜的陽光灑進臥室,溫暖如春,陽光照在被子上散發的氣息充斥著他的嗅覺,溫馨而舒適的感覺籠罩著全身,撩撥著敏銳的神經末梢,慢慢地沁入骨髓,抵觸到最柔軟的心底,隱隱湧動。今天確實沒什麼事。趙庭一想,孩子已經大了點,周末上特長班,距離所住小區,孩子自己可以獨立自行往來,已經不用家長接送了。妻子今天也不知道有什麼事,上午就梳洗一番出去了。當然,在家裏,他們夫妻已經成為習慣,各自的工作、各自家庭之外的生活或交往互不幹涉,相對自由寬鬆,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請示報告的事。趙庭一一會來到客廳,百無聊賴地坐著,手指不停地按動著遙控器,反反複複換了一個又一個頻道。電視除了不斷滾動的時事新聞,就是無聊的娛樂節目,一些新拍的電視劇也讓趙庭一這樣有點文化的人無法忍受,對這些無良導演和無良演員從來不屑一顧,他們的作品,從來不看。當然,對於他這樣一介小小百姓,無論怎麼的深惡痛絕,實實在在地沒有影響人家的收視率。這是不爭的事實。趙庭一最後按下電源鍵,關閉了電視,換上衣服,穿上鞋子,出門走向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