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節 再戰秦瓊(一)(1 / 2)

這橫嶺山脈綿延起伏,生生將河南平原分成兩大塊,而通過這段山脈的隻有一條官道,橫嶺則恰恰又是這條官道上樹林最茂密,道路最狹窄的一段,所以徐世績選在此處埋伏,以逸待勞。

徐世績率眾軍士埋伏在橫嶺多時,眼看要到正午了,卻始終不見一個隋軍蹤影,這不能不讓有些瓦崗士兵開始懷疑,會不會是情報有誤啊,或者隋軍壓根就不走這條山道。

但徐世績堅信錯不了,敵軍從汜水而來,意在合圍倉城,如此必定想盡快到達倉城,與劉長恭部會合,走橫嶺是唯一能在今日到達倉城的決擇,而橫嶺就這一條官道,準確地說是就這一條山道。退一步說,就算隋軍不走此道也沒有關係,因為那樣他們今天就不可能馳援劉長恭部了,等到李密他們那邊大局已定,就算裴仁基大軍到了倉城城下,也是枉然了。當下最重要的還是讓士兵們好好休息,還有穩定他們的情緒。

於是,徐世績傳令道:“速速傳令三位將軍,各守已責,繼續埋伏,讓手下士兵吃飽喝足,原地休息,養足精神,隨時聽候號令。”

傳令兵得令而去。各軍按令繼續埋伏,除哨兵外全部原地休息。徐世績也趁機補了一下磕睡。

傍晚時分,有哨兵對徐世績疾呼道:“軍師快看,快看,來了,來了,有隋軍的大隊人馬來了。”

徐世績猛然驟醒,揮手示意大家注意隱蔽。大道上來了一哨人馬。還真來了,誰來誰倒黴吧。

“看見隋軍帥旗上打的是誰的旗號?可是裴仁基他親自來了嗎?”徐世績輕聲問道。

“看不大清楚,好像上麵書的是‘大隋先鋒秦’。”哨兵報道:“好像還有一個是——‘大隋先鋒羅’。”

“秦”,“羅”?莫非是……徐世績腦中閃過兩個熟悉的身影。

徐世績趕緊來在哨兵位置定睛觀看。隻見敵陣先鋒大旗下一將頭戴金盔,身穿雁翎金甲,座下一匹千裏良駒黃驃馬,馬鞍前一對流金熟銀鐧閃閃發光,旁邊一人白馬素袍,鐵畫銀鉤。不肖說來將正是秦瓊,旁邊的另一位應該就是冷麵寒槍羅士信錯不了。

竟然是這二人!想不到這二人上次大海寺一戰後竟投奔了裴仁基,這樣的兩條好漢不能一直為敵,得想辦法降服二人才是。當下,徐世績傳令各軍,不準暗箭傷了秦、羅二人性命。

“軍師,這二人上次我們在大海寺可是見過的,他倆的勇武我們這裏是無人能敵的,若不放箭,隻怕是無法製服這二人。”有士兵擔心道。

徐世績看了看隋軍的陣勢和旌旗確定秦、羅二人的先鋒部隊不過三千人眾。於是對身邊說:“不妨事,我自有辦法對付他們。”三千人,而這裏早已經埋伏下了五千人馬,就算你秦瓊和羅士信再厲害也難逃敗局。

徐世績一切都已吩咐妥當,瓦崗軍更加隱蔽地埋伏起來,個個精神抖擻,隻等秦瓊和羅士信入網。

這一邊,秦瓊和羅士信的部隊突然在山口停了下來。

“此處山路險惡,不利行軍,還是先派人前去打探一番吧。”秦瓊對羅士信道。

兩邊山林茂密,****狹窄,最是容易打埋伏的地方,小心使得萬年船。

“秦大哥行軍一向謹慎,打仗比我有經驗,一切就聽大哥的。”

於是,秦瓊派了十幾個探子前往探路。這些士兵提著長槍,帶著砍刀,來在山道上,或上樹,或攀岩,或叫喊,用中的長槍到處撩撥,見特別茂密的地方用刀砍開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