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印刷廠大門口,老人家看到她“這麼快就走了?事辦好了嗎?”
“辦好了,我就不耽誤我姐上班,她可是領著國家工資的,得對得起這份工資。”
老人見“小同誌年紀輕輕就這麼有覺悟,難得啊,哦,對了,快把這蘑菇拿回去,我不能收你的。”
方嵐抓的那一把估計撐死也就一兩,她就是覺得這老人家年紀看著這麼大了,還能在一家工廠幹個看大門的工作,不是他不簡單,就是他家裏不簡單,一點蘑菇多少結個善緣。
“大爺,您別跟我客氣了,我在東北那下鄉當知青呢,這東西在那老多了,不值錢,你快別還給我了。”
老大爺看她說得挺真心,這蘑菇也不多確實不值什麼錢,也就沒再硬是要還給她了。
“你在東北下鄉?這次來五市是探親嗎?你是五市人?”
方嵐這時又拿出介紹信“大爺,我不是五市人,也不是來探親的,我是來完成隊裏交給我的任務,東北那地方一年就種一季糧食,家家戶戶日子也不是太好過,正好山上山貨多,隊裏就想著拿到大城市做做交換,這事和我們公社書記都在一起開會討論過,我剛好在那大隊當知青,種田肯定不如當地農民,要是能在山貨這事上多出點力,也好讓鄉親們過個好年。”
老大爺戴上眼鏡,把她的介紹信從頭看到尾,不住點頭“你們這些小同誌下鄉看來是下對了,都有心了,還有當地的公社領導,是個好幹部。”
老大爺這話官腔挺濃,搞得方嵐對他的身份一陣猜測。
老大爺又問“山貨賣得怎麼樣了?”
方嵐不好意思道“我們大隊好幾個知青去了不同地方,有的去了京市,有的去了滬市,我這昨天才來,還沒賣出去。”
老大爺把介紹信還給方嵐,看著她意味深長道“那你可要努力了,宣傳部王同誌也是個好同誌。”
方嵐“我和王同誌是在火車上遇到的,她特別熱心。”
老大爺隻是笑著沒再說什麼,方嵐心裏明白,這是老大爺覺得自己已經暗示到位了。
從南方印刷廠走出來,方嵐準備又坐車回去火車站那裏。
回去的公交車上人少一些,方嵐站了兩站之後有個空位給她坐下了。
車上她向售票員打聽,從倉山路去五市橋怎麼走。
售票員不甚熱情的回答她“行路啦,橋上又不能停車,要下了橋好遠才有站,反正都是要走好長一段路,你幹脆走過去算了。”
方嵐幹脆不再問了,她看向車窗外,路邊排著一條長隊,大家手裏拿著票在買東西,不知道買啥。
仔細一看那店的招牌寫著康永牛奶,店麵牆體開了個一米見方的窗台,打開時木板向外支撐住就是一個簡單的台麵。
一名帶著袖套和帽子的工人在店裏,裏麵的桌子上擺著一筐筐瓶裝牛奶。
方嵐還想再看清楚一些,公交車已經走遠了,任憑她怎麼回頭也無濟於事。
看來這是一處賣鮮牛奶的門臉處,這種玻璃瓶裝牛奶喝完瓶子是要還回去的,並不適合她想大量購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