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最大頭的山貨,等她用竹籃、紅紙包裝好,再加上福字和對聯,這噱頭和檔次馬上就出來了,不論是送禮還是買給自己人,麵子裏子都好看,價格自然也很好看。
空間裏這塊放東西的地才十平米,光好幾袋糧食就堆得無處下腳了。
隻得把糧食一袋袋放進筐裏疊起來,盡量整理多點地方出來,過幾天她要找個借口,一千斤山貨還要放進來至少一大半。
哦,還有竹籃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頭疼,隻希望這所謂的任務完成之後空間能變大一點。
現在種著水稻,每天收獲15斤,一個月才450斤,而任務那裏還差近3000,之後還是要種一些高產的農作物,這個冬天必須把任務刷成功。
12號上午,蔣東露和方嵐還是沒有去上工,先是找了大隊長,告訴他火車票都買好了,讓他找時間去公社開介紹信回來。
接著蔣東露提出來,把她要帶著的300斤山貨騰出來。
大隊長同意了,帶著她們去了倉庫。
說是倉庫,其實就是一個比一般房子房頂要高一截的大房間,目測有五六十平。
房間最裏麵地上鋪著大塊的木板,拚在一塊和地麵隔絕,上麵厚厚墊上一層幹稻草。
一袋袋糧食紮緊口袋堆在一起,有大堆有小堆,顯然是不同的糧食。
以個人角度看去,這些糧食還挺多的,但相對於整個紅林大隊來說,其實糧食很少。
就說明年要是有人家裏糧食不夠了,要管隊裏借,肯定不能太多,不然根本拿不出糧食。
最重要的是,這裏還有一部分糧食是要留著做種的。
倉庫兩邊都有窗戶,但窗戶開在牆的最上麵,離地兩三米,並且窗戶比一般的要小,現在看去裏麵用鐵鉤子死死的扣住,從外麵是打不開的。
房子裏麵還有兩台木質的打穀桶,這種打穀桶在打穀類的工具中哪怕是現在這個時代都已經比較落後了,別的地已經有腳踩的或者電動的那種打穀機器。
而脫殼這一步,隊裏更是隻有一台機器,還是手動的,效率低還脫不太幹淨。
進門右邊的牆邊擺著一排竹筐,裏麵的袋子裏裝著這些日子收的山貨。
方嵐仔細查看,光蘑菇就有好幾種,她甚至還認不全,抓一把感受一下,曬得很幹。
後麵有個袋子裝得明顯沒有前麵滿,裏麵是一棵棵黃褐色的猴頭菇,相比人工養殖的顏色深一些且不一致,曬幹後個頭都不大,有些能看到很明顯的蟲眼,或是動物啃食過的痕跡,看上去不太好看。
沒辦法,野生的不經過管理就是沒法避免這些情況,隻能說在這裏麵盡量挑一些看上去完整好看的。
但是野生猴頭菇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健胃補虛,尤其是對有胃病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食補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