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路途遙遠,發貨就成了問題,幾百斤山貨,郵寄費用都不少,最後還是掙不到什麼錢。
最好能讓人來隊裏采購,隻要量大,且有別的吸引人一定會來的東西,賺錢根本不是問題。
這個年代,什麼是最吸引大城市大廠的?能讓人不遠千裏,自己開車來采購。
這個事她已經在腦海裏反複想了很多遍,七十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相對都匱乏。
而這四類,住和行的需求比較有針對性,大多數人一輩子不會出遠門,幾代人同住一個院子也很常見,且都帶有地域性,每個地方對此類要求都不一樣。
衣很好理解,就是衣服,這個需求紅林大隊本身也極度缺乏,本地雖然有織造廠,但它是省城織造廠的下屬單位,體量小,生產供不應求。
那就隻有吃這一項了,新縣公社下轄九個生產隊,有六個靠山,兩個靠河,一個在采石場附近。
整個公社,有一個磚瓦窯,一個食品加工合作社,一個養鴨隊,一個養雞隊。
其中磚瓦窯和食品加工合作社都在一個生產隊,剩下六個生產隊都沒有別的產業,隻是靠天吃飯。
縣城有肉聯廠,他們在郊外有個養豬場,養得也不算多,整個新縣的供應,一天就殺兩到三頭豬,還不是每天都殺。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人缺肉比缺糧不乏多讓。
白天出太陽時還好,晚上就有點涼颼颼,溫度可能才六七度。
方嵐吃完飯,捧著熱茶,站在門口喊了聲“大家吃好沒?咱們嘮嘮嗑唄。”
蔣東露從陳小燕房裏走出來,最近幾天她們仨飯好了之後都端到陳小燕房裏吃起來。
緊接著其餘幾人也出來了,都看向方嵐。
“要不我把爐子燒起來吧,省得大家太冷,坐不住。”
方嵐回屋把爐子提了出來,塞兩根木柴燒起來,火焰一下從爐子口冒出來。
屋簷下有點小,她把爐子放出去一點,好讓大家都能坐在爐子邊上,這下就不冷了。
幾人也學著方嵐都倒了杯熱茶,拿著凳子圍坐過來。
方嵐忍不住看了一圈,這些都是以後要陪她一塊在隊裏開展新事業的小夥伴,不錯,各有各的強項。
楊芳芳問道“你怎麼這麼看我們?怪怪的,咋了?”
方嵐忙收斂目光,咳咳,放肆了,差點把小夥伴嚇到。
“沒事,就是有些想法,也是和大家有關,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大夥給個意見,哦,高知青,你那自行車,過幾天應該就有了,你是自己去還是我幫你帶回來?你倆就要等了,人那是自己找配件裝的,估計要好幾個月,甚至大半年都不一定。”
“你要是方便,幫我帶回來也行,八十塊是吧,我現在就去拿給你。”
“不急,你等會兒,他那沒有二八大杠了,自己裝的車肯定不咋好看,我給講到五十五了,你們的也一樣,可以先交定金,等配件湊齊了他立馬裝車,不交也行,反正咱們隔段時間就去縣城,每次順道去問下就行了。”
陳小燕回道“我就不交了,我兜都掏幹淨沒剩幾塊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