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若有所思,黑暗中彼此的神情都看不清。

方嵐說這話也不是無的放矢,就目前已知的各種信息,趙泓、高偉傑、蔣東露,這仨人妥妥的高知、高幹家庭。

也許過兩年他們家裏還是免不了遭受時代的牽連,畢竟那至暗的十年還沒過去。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幾人隨時會返城的情況。

隊裏為什麼每天都有幾件狗屁倒灶的事?知青院裏為什麼和諧不了?

既是因為地方落後,更是因為窮。

少數人富有隻會引起更多人眼紅,隻有大家生活水平都不差了,別人才不會盯著你那一畝三分地。

當然,不知足的人即使自己生活的不差,也還是會嫉妒別。

陳小燕下鄉的時候就沒想過回城,她在城裏聽過不少知青的事,從有知青下鄉開始,每年烏央烏央的人去到農村,但能回城的少之又少。

她也早就做好和家裏人此生不複相見的準備,下鄉之後,她也隻有剛到第二天給家裏寫了封平安信,家裏人一直沒回信,她就再也沒寫過了。

此時聽到方嵐說以後知青可能有機會回城,她的第一反應是,回城了自己去哪?回家嗎?不行,那已經不是她的家了。

緊接著又聽到知青們大都是知識分子,回城是為了建設城裏。

她這下心放回肚子裏了,自己才上了兩三年學,算不上知識分子,什麼建不建設,自己沒那本事。

這畢竟隻是大家的猜測,以後究竟會怎麼樣也不是僅憑猜測就能斷定的,還是過好當下的日子要緊。

“我打算以後上午上半天工,中午吃了飯也不午休了,就去山上,馬上就要天涼了,聽說這裏氣溫下降很快,冬天幹不了活,我要抓緊時間再掙點工分,天冷之後醃雞蛋也賣得少,不能光指著它。”

楊芳芳跟著說道“那我和你一塊,隻上半天工也沒多累人。”

高偉傑想到什麼“咱們是不是也要多砍些柴了?寶根每天送的夠用是夠用,但也剩不了什麼,咱們冬天的柴火要準備起來了吧。”

“是要準備起來了,到時候隊裏撿柴火的人會越來越多,咱們現在開始也能和別人錯開,那我們倆男同誌也上半天工,下午就去撿柴火吧,等差不多了再跟著你們采山貨。”

蔣東露急忙說道“你們是不是忘了那些野果了?咱們不是說好忙完這些鬆子就去把野果摘了嗎?”

額,大家確實沒放在心裏,不是說看不上那些野果,是真忘了。

蔣東露說完看其他人都不說話,她站起身把凳子挪到方嵐身邊“他們要上工,你明天陪我去摘野果好不好?”

方嵐當然沒問題,比起在地裏幹活,顯然在山上自由多了。

“明天帶上中午飯,咱們一路撿蘑菇上山,撿得差不多了就去摘野果,你可不許中途喊累。”

“喊一喊也不行嗎?咱們在山上待一天哪?那些蘑菇你都認識嗎?會不會摘到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