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團子剛蒸好,大家還來不及吃,第三遍上工鑼就敲響了。
整整兩蒸片,每個都有方嵐兩拳頭大,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純苞米麵做的,裏頭放了肥瘦野豬肉和白菜,一開鍋香得不行。
大家也顧不上燙,一人5個菜團子剛剛好,還有兩個雞蛋,都拿了幹淨的袋子裝上,帶上各自的水壺,拿好草帽就往地裏跑去。
沒辦法,不趕著點不行,昨天大隊長說了,不許任何人有任何理由遲到。
唉,跑吧,餓著肚子跑吧。
幸好趕點的不止他們幾個,大家幾乎都是第三遍鑼響了才出門,但像他們一樣提著早飯、午飯的基本沒有。
畢竟隊裏誰家沒個孩子、老人的,這些人被安排幹的活相對自由輕鬆,出門前把飯煮上,再由他們抽空去地裏送飯。
包括中午飯也是這樣,提前把一家人要吃的糧食和菜拿出來,要不就由他們中午煮好飯菜送給其他人吃,要不就隻煮飯,把菜洗好切好,由當家婦女回去炒菜,再裝好帶到地裏給家人吃。
秋收時候幹活幾個隊沒有固定位置,大家都是統一聽安排,隊長和大隊長也要幹活,早、午都隻有一刻鍾吃飯時間,大家幹活的搭檔也和平時不一樣,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兩個人一組,一人在前麵割稻子,一人再後麵紮成捆,還要一起運送到打稻子的地方。
而大隊辦公室前麵的院子已經擺上好幾個打穀桶,送過去的小麥和水稻在這裏專門有人脫粒,接著又有人負責將它們暴曬後裝袋。
幹活熟練的老手,一天就能收一畝半到兩畝地,而像知青們這種,也被要求一天最少要收一畝地。
在秋收期間,工分是沒有上限的,你幹得越多,工分越多,如果你想在這期間多掙工分,隻要你吃得了這種苦,每家每天多掙幾十分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隊裏為了搶收,鼓勵大家加油幹,和老天爺賽跑的一種手段。
目前隊裏一共13個知青,知青院住7個人,另一邊6個人。
他們6人被安排在小麥地裏,分成3組,一組分了一畝的小麥要收。
安排好了之後,隊長就催促大家趕緊幹活,並且再三警告,誰要是在秋收這種緊要關頭鬧事偷懶隊裏一定嚴懲不貸。
9月9日,晴。
秋收正式拉開帷幕。
地裏幹活的氛圍無疑是喜悅而又緊張的。
喜悅是這一年的辛勤勞動終於收獲成果了,看著這些被壓得低低的穗子,想必收成不錯。
緊張是,不知道天氣會不會突然變化,這個時候來場雨可是致命的,於是大家手上恨不得快點、再快點。
方嵐他們被這種氛圍所影響,也不得不埋頭苦幹。
以前方嵐和蔣東露還能在地裏,找個背陽的地方偷偷懶,現在,“唰唰唰”成片的麥子倒地,她們要是敢偷懶,就惹眾怒了。
方嵐和蔣東露一組,先是方嵐拿著鐮刀在前麵割麥子,後麵蔣東露非常不熟練的紮成捆。
倆男同誌在她們左邊那畝地,陳小燕和楊芳芳在她們前麵,那幾個老知青也分了組,就在這周圍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