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涉足金融(2 / 2)

李默涵說起來也算皖係的人,但是這種層次的會議他根本輪不到參加。索性李默涵也不打算給自己刻上太深的皖係痕跡,也樂得輕鬆。

他早早地來到六味齋酒樓,段慶熙和王士驊為首的李氏幕僚團隊又為他增加了新成員。新幕僚是交通銀行徐州支行總辦王薑,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同時,交通銀行也是徐州第一家現代銀行。

酒席間,李默涵和王薑聊起了金融業的話題。王薑訴苦道:“我們銀行股東們在社會上有點地位,自以為本事挺大,經常幹預銀行的經營,人們到咱這裏來存錢,本來就是為了利息高。我提過好幾次了,就是通不過。他們說利息高了,貸款利率也得跟著抬起來。現在的情況是,有錢的不貸,沒錢的咱不敢貸,整天掂量,我也很難說服他們。”

李默涵說道:“在西方,貸款就是對企業的投資,銀行是從企業的盈利中獲得利益,是一種長遠的合作。而國內的銀行呢,看重的是利息,這種方式太幼稚了!中國的銀行不能稱之為銀行,隻能說是錢莊,是很初級的一種金融機構。比起清朝來,也沒多少進步。中國民族工業之所以發展緩慢,與這種銀行經營方式也有很大關係。”

王薑大為讚同,他說道:“我曾經在日本留學,也多少知道些日本的金融史。日本明治時期也不必當時的大清國富裕,可人家辦實業,並未大量借洋債。為什麼,因為日本已經?徹底發現了銀行信用的秘密。在現代銀行與信用貨幣機製下,法定貨幣永遠不會稀缺,貨幣能夠被自己的銀行係統創造出來。如果是這樣,根本就不需要外國資本進入日本的銀行體係。日本需要國際硬通貨的唯一目的,就是引進外國的技術設備和日本沒有的資源!所以,日本人當時就沒有象大清國那樣還不完的閻王債。”

李默涵點了點頭,說道:“在工業化基礎尚未完成,還債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向外國舉債隻能抵押關稅和政府其他收入,從而喪失財政稅收主權。中國現在就是這樣泥足深陷。”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甚歡,對金融不太了解的段慶熙和王士驊則成了陪客,於是兩人便聊起了家常。

王士驊問道:“段公,你家公子在保定軍校讀書,什麼時候學成啊?”

段慶熙答道:“過了年就畢業了,這小子我才不擔心咧,我擔心的是我們家那個丫頭。”

王士驊笑了,說道:“段小姐在京城讀書,放在前清,那可是女狀元呐。”

段慶熙擺了擺手,心裏很自豪,嘴上卻笑道:“什麼女狀元,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外麵讀書久了,心都野了,我怕她回來嫁不出去。”

王士驊笑道:“可惜我沒兒子啊,不然就鬥膽高攀一下。”

段慶熙笑而不語,眼睛下意識的瞟了一眼李默涵

王士驊看在眼裏,便接著自己剛才的話茬說道:“我看咱們大帥就不錯嘛~”

段慶熙依舊淡淡地笑道:“茂豐(王士驊字)不好胡說。”

王士驊笑笑,準備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