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她竟然穿書了,還是六十年代,要吃沒吃,要喝沒喝的年代,趙宜歡坐在礁石上,一臉的生無可戀。

趙宜歡大學畢業後沒幹自己學的會計專業,反而回了老家的小縣城當老師,閑暇之餘最喜歡的就是在網上衝浪看小說。

最近這段時間迷上了年代文,可是,她也不想穿進一本年代文裏呀,還是隻看了前麵五章的年代文!

好不容易五一有假期了,趙宜歡迫不及待地上了去上海的高鐵,在高鐵上閑著無聊,找了一本叫做《七零之我在紡織廠的日子》的小說來看,看了五章,高鐵就到站了。

好家夥,要是知道會穿進這本書裏,說什麼她也要看完呀,趙宜歡一臉的欲哭無淚。

趙宜歡一下高鐵,就拖著行李箱直奔崇明島,在島上走了一小段路,越走越奇怪,怎麼路上一個人都沒有了,遠處的房子也是低矮的泥胚房,趙宜歡開始覺得不對勁。

等走到一個礁石邊,看到一個很古董的書包,趙宜歡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等她把書包打開,裏麵放著幾本書,翻開書,裏麵寫著:趙宜歡,高三三班。

這本教材可跟現在的完全不一樣,等再看到後麵的印刷日期,1967年,趙宜歡像是被雷劈了一般,石化了。

等再看到學生證上跟她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時,趙宜歡已經傻了。

她,她這是穿書了啊,書裏隻出現了一句話的女孩子。

《七零之我在紡織廠的日子》女主是趙宜歡的妹妹,趙宜欣。文中女主感歎了一句:二姐趙宜歡也是傻,不想下鄉又不爭取,隻會把自己給逼死。

書裏的趙宜歡在高三畢業的前一個月跳海了,原因是高中畢業後家裏要她下鄉,她不想去,就借口去崇明島姥姥家玩,一氣之下跳海了。

所以,這個書包是書裏的趙宜歡的,她,她跳下去了。

趙宜歡給嚇一跳,忙趴在礁石邊往下看,什麼都看不到。

書裏描寫,趙宜歡跳海了之後,屍體也沒打撈上來,所以,原來的趙宜歡死了,變成了從二十一世紀來的趙宜歡!

趙宜歡腦瓜子嗡嗡地響,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太玄乎了!太讓人不可置信了!但是,手中的學生證和遠處的場景讓她不得不信。

這該死的老天爺,她趙宜歡是做錯什麼了啊,她不就是出來旅個遊嗎?不就是看了幾章小說嗎?不就是跟文中出現了幾句話的炮灰一樣的名字嗎?至於這樣對她嗎?

趙宜歡氣地蹲下了身子,嗚嗚的哭了起來。

過了好一陣兒,被海風一吹,趙宜歡才慢慢平複下來。

在哪兒生活不是生活啊,在原來的那個世界,她從小父母離異,父不管母不要的,跟著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前幾年也去了,也沒什麼可掛念的。

問題是這是書裏的六十年代啊,沒吃沒喝的,還要麵臨著下鄉,想到這,趙宜歡又想哭了。

打起精神來,你是打不倒的小強,趙宜歡給自己打氣。

摸摸手腕上的金鐲子,還好還好,金鐲子還在,這可是她去年年底用了一年的績效工資給自己買的。以她多年看年代文的經驗,這個時期的金子可是很貴的,不行,就把它換成錢,趙宜歡磨搓著手腕上的金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