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也笑道:“明公說的甚至啊,與第一次相見之時,相比之下的確改變了不少。那時看似猶如翩翩儒雅公子,現在卻多了幾分行伍英挺之氣,不過是不是英才還要經過更多的磨礪啊!”
劉奉又連忙向鮑信回道:“多謝將軍教導。”
這時又聽何進對劉奉說道:“梓軒,你可知今天某家叫你來所謂何事啊?”
劉奉心道,這不廢話嗎,哥們兒又不會讀心術。搖頭回道:“劉奉不知。”
何進看了鮑信一眼說道:“這是有人向某家點名要你相伴啊,鮑都尉還是你來說吧。”
鮑信聽後便對劉奉說道:“梓軒,鮑某奉大將軍之命回泰山招募新軍,但需一部將士與我同行。我那時便想到你手下諸多將士曾去過東郡、昌邑一帶征討過黃金賊寇,想必對泰山左近都比較熟悉,故爾便向大將軍提出抽調你部與某同行,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奉上任後倒是聽崔衍他們說起過以前出去剿過匪,但去哪兒剿的就不太清楚啦,所以就回道:“這個我倒不曾聽他們說起過,不過既然是大將軍和將軍的吩咐,劉奉必當遵從就是了。”
鮑信聽劉奉答應下來不覺喜形於色,因為他之前向何進提出要劉奉陪同時,何進並沒有立即同意,而是想讓王匡一道與他去泰山,因為這王匡與他一樣也是泰山人氏。但他卻以王匡正領著大將軍府直屬衛隊和劉奉現在年輕識淺正是應該到外麵曆練一番為由勸說何進,才使何進不反對但也不支持,說要聽劉奉自己的意見。
何進現在對劉奉的確很看重,一是劉奉本就討他喜歡,而且也的確有些本事;二是怕劉奉出去了萬一有什麼閃失,他可不好和王允交代,所以並不想讓劉奉離開京城。但鮑信泰山一行對他的計劃至關重要,最後權衡了一番還是同意了他的意見,就這樣劉奉的第一次出征就此被決定了下來。
這鮑信為何一定要劉奉陪同他去泰山呢。
首先他對劉奉的印象相當好,劉奉身上那種不拘一格,自然坦蕩的氣質第一次就給他帶來很大的衝擊。再就是他通過近兩月的觀察知道劉奉練兵很有一套,這一次他受命去泰山招募新軍,若是有劉奉陪同,那麼當回到洛陽後,可能就不僅僅是一支新軍了,而是一支可以依據上戰場的軍隊了。當然這裏麵也有他說的關於劉奉部下曾經去過東郡的原因。所以當何進要他回泰山時,他第一時間就提出了這個條件。
何進見劉奉沒有什麼異議,也就不再多說什麼。然後就將調兵的令牌交給了劉奉,又吩咐道:“梓軒,你回去看看你部將士的皮甲箭矢等武器裝備是否有需要補充更換的,若是有,盡管去軍需庫領取。臨去泰山前,都要將這些打點好了。”
劉奉現在真是有些受寵若驚了,心想這何進對他也太好了點吧。不過聽說可以換最好最新的裝備,連忙笑著對何進說道:“大將軍放心吧,既然您開了這個口,我就一定不會跟您客氣的,不過您是給我寫個印信還是讓張大哥陪我走一趟啊?我怕我這到時候要的東西太多,那些軍需官不給發啊。”
“額......”何進聽劉奉這口氣突然有種被人訛上了感覺,心想自己這話是不是說大了,這劉梓軒可從來就是個實在人啊,可別到時候把軍需庫都給搬到他那越騎營去了。想了想就說道:“那某家還是讓張高陪你一道去吧,何某實在有些擔心你到時候把軍需庫給搬空了。”說完便‘哈哈“的笑了起來。
眾人也跟著附和大笑起來,笑過之後,又商討了出發的時間,人員等其他事宜。等把這些都安排好了,劉奉便與鮑信先行離去。
出了大將軍府邸,劉奉就問鮑信道:“將軍,不知我們這一去大概要多少時日才能返回洛陽?”
鮑信沉吟了片刻,回道:“若是順利,兩月之內我等就可返回洛陽。”
劉奉點點頭道:“那我還得去老師家告訴他老人家一下,看看他是否還有其他交代。”
鮑信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正該如此,那我們出發之日再見啦。”說完行了禮便率先離去。
鮑信走後,劉奉抬頭看了看天色,見為時還早,就翻身上馬向廣陽門駛去。
..................................................................................
劉梓軒終於開始走出洛陽,征戰天下的步法才剛剛開始。期待大家的收藏,推薦和意見。另外在此保證,從今以後,無論何時,一天一更,覺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