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漢代的蹴鞠正常比賽時兩隊分別應該有12人,而現在場上的兩隊人數才9人,也就是說他們的人員配備並不齊全。估計開始時也就是想隨便玩玩,沒想到後來觀眾越來越多,大家踢的也越來越精彩,而且又有人給彩頭,所以就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雙方人員本就不夠,就更別說有替補了。而現在其中一隊又傷了一人,那麼比賽顯然就無法再繼續進行下去。可比賽尚未結束,勝負也未分曉,那麼彩頭也就無法分配,甚至都不知道歸誰。所以雙方球員都沒有罷手的打算,而場邊觀眾的熱情也依舊高漲。
為了比賽能繼續進行,這時身穿黑色衣服那一隊有一位壯漢向四周抱了抱拳說道:“不知哪位壯士願意上場代替一下剛才那位受傷下場的兄弟?”
話聲剛落,人群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他一連問了幾遍,也沒有人回答他。
這時候圍觀的眾人便將國人那種“含蓄”的美德體現的完美無缺。因為他們常常看到別人在台上表演時,他們就在台下指指點點,議論非凡,看起來簡直就比身在台上的演員還要精通萬分,還要厲害百倍,可是正要他們上場時,卻又見他們唯唯諾諾,不敢言語,“含蓄”的要死。
劉奉在心裏狠狠的鄙視了一番這幫人,卻不曾想他自己剛才叫的也挺歡快。這時那位壯漢抱著拳轉到了他這一邊,他身後的人見此都刷的一下都往後退了退,這樣就把他一個人晾在了前邊。那位壯漢見此大喜之下,趕忙走了過來問道:“公子可否願意下場相助我等?”
“願.....”劉奉本來想說:“願意是願意,可關鍵是我不會蹴鞠啊。”可剛說了一個“願”字,後麵的還沒來得及說。
這位壯漢就臉帶驚喜的繼續道:“多謝公子相助。”
劉奉聽後大驚,心說我哪兒蹴過鞠啊,連忙擺手說道:“誒!我說願意是願意,可是我不會蹴鞠啊。”
這漢子心道,真男人他媽不會蹴鞠,你蒙我呢?再說他好不容易找到個願意代替的,怎會放他離去,而且在這大漢,有幾個成年男子不會蹴鞠的,所以他根本就不信劉奉的話,以為他別有所求,就說道:“壯士不用擔心,就一炷香的時間,勝了我們給你一份彩頭。”
劉奉剛想說:這不是錢不錢的事,是我壓根就沒蹴過鞠啊。可話還沒開口,那位壯漢就把其他幾位隊員叫了過來,這幾位隊員都向劉奉行了個禮齊聲說道:“多謝公子相助。”
劉奉看人家都挺熱切的,而且周圍的觀眾也開始催促,他實在不好意思把拒絕的話再說出口。就這樣,他就硬著頭皮參與了他來到這漢朝後的第一場蹴鞠比賽。
既然兩隊人又齊了,比賽也就接著開始。劉奉勒了勒腰帶,緊了緊鞋襪,順便聽著剛才哪位壯漢給他分派任務。
“這位公子,一會兒比賽開始後,若對方拿球進攻,你隻需嚴防死守右邊這一麵。”接著又指著對方一位人高馬大的壯漢說道:“特別是那位,一點要製止他拿球,明白嗎?”
劉奉點了點頭問道:“那要是換做我們進攻呢?”
壯漢對他的技術能力不了解,所以就說道:“那樣的話,你也隻需留在這邊半場即可。”
劉奉“哦”了一聲算是明白了,這不就是讓我當後衛嘛。心裏感歎道,想當初哥們兒可是被稱為“幻影前鋒”,沒想到來到這漢朝後竟然改當了清道夫,時也命也乎?
......
最後一炷香的比賽就這麼正式開始了。
首先進攻的卻是劉奉他們這邊,拿球之後雙方就在中場開始了拚搶,可是你來我往一半天也沒把球給送到前麵去。
觀察片刻,劉奉是發現了,這時代的蹴鞠就是後世的英式足球和美式足球的結合體啊,雙方隊員衝撞得相當厲害,就算是球過去了,人也不一定能過去。
這時候的劉奉因為遵從“教練”的安排,守在右邊後場區域,離中心戰場比較遠,所以對戰況也就看的很清楚。他越看越是心急,心說就不能把球往後傳一次嗎,非得死拉硬扯的往前帶。他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扯開嗓門就吼道:“把球往傳到後邊來再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