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巨大的廠房之中,程西隨著張楊的介紹,走到的這條芯片生產線的終點。

不知不覺中,程西的手腕震動了一下,他抬起手,手表上的數字顯示他已經走了接近一萬步,今天又是暴走的一天。

在生產線的盡頭,是一排排的晶圓存放架上。

張楊戴著手套從晶圓存放架上取下一片晶圓,舉著對程西說道。

“這就是用我們自研的5nm產線生產的超級人工智能芯片,紫微星一號。”

“哦。”程西恍然大悟。“所以紫微星計劃不是什麼衛星研製計劃,是一個打破米國封鎖的芯片突破計劃。”

張楊點了點頭,眼神似乎在說:“孺子可教也。”

“這個超級人工智能芯片,可以把現在智能計算中心的效率提高兩個數量級,也就是一百倍。”

“今天終於開了眼界了,不虛此行,這個芯片生產線簡直就是科技魔法,可以點石成金,把將矽晶圓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芯片。”

程西由衷的表達著對張楊這個青年人的佩服,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仰。

仿佛麵前的青年是無所不能的救世主,能夠掰斷那隻卡住龍興公司脖子的大手,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兩人走出了廠房,脫下了防靜電服,從二樓的連廊返回科研樓。

透過連廊的玻璃,可以看到張衡路兩側路燈都已經亮起燈來,車依然堵成一團,東向的路上,刹車燈彙成一條紅鏈,一直延伸到街口。

程西激動的心情仍然沒有平複,他換了一副表情。

“老弟,這個5nm芯片生產線可以給我們生產5G芯片,對吧?”

“不然呐?你以為我把你這個財富周刊2000年最佳企業家叫來幹什麼?化緣嗎?”

張楊一邊走,一邊沒有回頭,連珠炮的反問道。

程西聽了張楊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一臉堆笑。

“那我每個月能拿到多少產能?”

產能是芯片製造的一個術語,說人話就是,每個月能夠為華興公司製造的芯片數量。

“不是很多,我們這個是工程試驗線,每個月2000片晶圓的產能。”

程西粗略算了一下,每月2000片,一年就是2.4萬片,如果生產5G芯片,每個晶圓可以產出2000片芯片,那就有大約4800萬顆。

這就是4800萬部手機啊,每部手機5000元,就是2400億的銷售額。

今年龍興科技將增加2400億的營收,年增長率將接近增長50%。

這幾個數字迅速在程西腦子裏一過,他大喜過望。我的5G手機又要複活了。

“太好了,我全包了。”

張楊瞥了他一眼,略帶戲謔的口吻道。

“程總不會以為國研院建了這個工廠,是專門給龍興公司用的吧。”

程西一愣,隨即明白了張楊話裏的意思,他把產能全包了,那麼紫微星一號的生產不就停下來了嗎。

本來龍興公司的5G芯片隻是國科院順帶生產的,結果卻喧賓奪主了。

他訕訕的說道:

“不用叫我程總,叫我老程就行或者程哥就行,老弟你能給我多少產能?”

“一半吧。”

“你們搞人工智能芯片怎麼能用那麼多產能?至少要給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