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省原有的隨騎常侍不變,吏部尚書為曹操兼散騎常侍,尚書侍朗,戶部尚書袁隗,禮部尚書袁紹兼散騎常侍,刑部尚書袁逢,工部尚書劉曄兼散騎常侍,兵部尚書賈詡兼散騎常侍,兵部尚書門睛侍朗為八位:陳耽,橋玄,曹操,劉曄,荀彧,荀攸,郭嘉,李儒,鋪助尚書,共商兵事。”
“散騎常侍為從三品,尚書從一品,侍朗正二品,品級分類一會會發到諸位手上。”
“成立監察總部,監察百官,上至王候六部,皆可參之,品級從一品與尚書同級,由散騎常侍陳眈兼任第一任總長。”
“禦史大夫升為從一品,監察百官,建大理寺,審天下官員案,由散騎常侍馬日蟬兼任。”
“司隸校尉周異,洛陽令荀彧何在,龐德何在?”
“下官在!末將在”
“本官奉聖旨查清血案,既日起全城戒嚴,關閉城門,許進不許出,司隸各地關門緊閉,無本官親筆書信一律不得放人,司隸各地城門守將全數打亂編製,由龐德負責,龐德,你負責更換所有士族將領,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史阿,你總領一軍,監察洛陽各大道,如有發現逃逸人員,格殺勿論。”
“袁大人,你為天下士子師,教化士子,科舉之道,就交由你了。”
“假的,聖旨一定是假的!”就在此時,程昱尖聲叫道,撕聲咧肺的聲音刺痛了人的耳膜,誰也不敢相信,皇帝會下這種殺光洛陽甚至整個司隸不歸心的士族啊。
“沒錯,讓曹某代行王事的聖旨是假的,眾位大人請看。”曹操一點都不擔心,把第一封聖旨的璽印給眾人一一看過。
曹操這是把這次大變的罪責歸在自個身上啊,這次不論成功失敗,也不說曹操能不能保下性命,但曹操的千古罵名是難免了的。
“大將軍就不怕身死族滅嗎,就不怕留下千古罪名嗎?”程昱以為曹操是私造聖旨,尖聲喝道。
“曹操身為大將軍,為國做事,本就是份內之事,哪怕是死,曹操也不在乎,至於名聲,曹某從末看在眼裏,這一點,不勞程先生擔憂。”曹操淡淡的喝道:“眾位也不必擔心,還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朕自登基以來,國事紛亂,戰戰兢兢,多賴眾位忠臣義士鋪助,其中尤以,袁隗袁逢二公,曹嵩曹操父子,陳眈,橋玄,賈詡,荀彧荀攸叔侄,李儒,周異,馬日蟬,朕念極其等大功,特許恩旨,若非謀反大罪,勿以行飭。”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朕聞,上古聖人常以國家之大以製頹以,便虧於國有大功者,朕心甚惜之,特製丹書鐵卷,凡有丹書鐵卷者,非十惡不赦之罪,可免一死,勿以行飭,後世劉姓子孫謹之慎之,非於國有大功者,不可賜丹書鐵卷。”
“眾位大人可看清了,這三封聖旨可是如假包換之旨,如此,眾位大人可還有顧慮?”曹操又拿出二封聖旨,這可是真正的璽印,:“如此,恕曹某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就算天下易主,後來之帝為了收買人心,也得尊一尊這二封聖旨。”
“大將軍高義。”眾人還有什麼好說的,人家曹操把假的聖旨頒給自個,然後用自已的名義,把真的聖旨給他們,不論成功失敗,過錯都在曹操。
可以說,這裏邊唯一不爽的人就是曹嵩了,不但大司農的位置沒了,自個的兒子很有可能要沒了,事情不成功,那什麼都不要說,就算是成功了,曹操搞不好也得隱姓埋名了,就看皇帝護不護他了。
不過,還好,想起曹操手上的那枚玉配,曹嵩也不覺得虧了。
不過,想想,皇帝這次親征是不是就是為了讓他的兒子曹操來做這件事,一來可以為自已留下名聲,二來,不論失敗成功,都可以讓曹操頂著,皇帝這次離開洛陽,是不是有這意思呀?
曹嵩越想越有可能,頭真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