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水鏡先生(2 / 2)

那麼,他隻能二麵作戰了,一方麵是與鮮卑人的戰力,一方麵是與士族的鬥智。

真是前門有狼,後門有虎呀。

其時不光劉鴻鬱悶,躲在洛陽某處的司馬徽同樣也很鬱悶。

本來,他是看到皇帝實在沒得救,東漢朝廷也實在沒得救了,不願意浪費時間,這才辭官回家的,可是好了,他一辭官沒多久,這皇帝就像吃了****一般,爆發了人生的春天了。

爆發就爆發吧,反正東漢朝廷是沒得救的了,你皇帝殺了十常侍又能怎麼樣,東漢的政局早就靡爛不堪了,別說你一個劉鴻,就是十個劉鴻同樣也救不過來了。

司馬徽本來就是這樣想的,所以也沒有再出山的yu望,不過這個皇帝倒是引起了他的一些注意力,所以也認真的觀注了起來。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個皇帝另辟蹊徑,施行起親民計劃,不但在天災人禍下穩定了國內的大多數格局,而且不斷的挑動起世族之間的爭鬥,從而坐山觀虎鬥,平白得了不少好處,又把這個好處不斷的下放到平民,進一步的贏得了民心,又平衡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好手段!司馬徽很是讚歎了一下,但是心裏卻越發的鬱悶了起來,首先一點就在皇帝的施政綱領上,司馬徽是士族的,對皇帝的親民行政的方征心裏的膩味就不用說了,那感覺就像是被人搶了根了一般難受。

其次,你皇帝我在的時候,也沒見你詢問過一下,倒是我的學生,你一個個的網絡在手下,一出場就是驚天動地,你是怎麼回事,看不起我?

曹操,荀彧,荀攸,個個都曾在他手下讀過書,叩過頭,見過禮,就是賈詡,這個估計洛陽隻有司馬徽知道他的才華的人,也曾跟他請教過來著的。

哦,這些人,你一個個秘密的聯洛,一個個給予絕對的信任和任可驅馳的高位,倒是我這個老師,你鳥都不鳥,這叫什麼事!

你不鳥我,那我就給你點顏色看看!

水鏡先生的初衷是這樣的,所以士族與皇權再爭鬥時,他也出手過,他的本意無非就是給皇帝長長記性,讓皇帝知道什麼才是名士罷了。

可是記性皇帝似乎沒怎麼長,倒是長在他的身上了,他從來沒有想到皇帝出手會這麼快,這麼狠,斷子絕孫呀,而且還是公審,一下子就抄家滅族。

皇帝當然不知道,那是自已的籌謀,可是,皇帝的這一招是確確實實的打在了他的臉上,看著那近千的人頭,一股羞惱瞬間充滿了他的內心,他決心跟皇帝挑挑看了。

而這時,剛好士族又被皇帝壓得喘不過氣來,接連失去領導人的士族,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很容易被皇帝分化拉擾,最後個個擊破,能保存就不錯了,更別談什麼獨領朝堂了。

在士族首領袁家莫名其妙的被皇帝利用其家族嫡子之爭左拉右打拉過去之後,司馬徽就出場了,自然,被士氣低落的士族奉為天神,一下子就貢奉了起來,做起了士族背後的領袖。

當然,司馬徽也不敢明著亮出身份跟皇帝對抗,畢竟,皇帝再三的征召過他,要是他敢明著出來,皇帝一個旨意就可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不過,那個征召,對司馬微來說,更多的是恥辱,我在朝中時你不要,現在我辭官了,你用我的學生當高位,再來征召我,這叫什麼?恩賜?

特別是看到,皇帝另辟蹊徑政策,他司馬徽就不爽,雖然他誠認,如果在這個時候再重用士族,確實起不了拯救東漢朝廷的作用,但,你親近平民就是不行,雖然,他司馬徽也誠認,大漢,現在確實在恢複過來。

這不但是他自已與皇帝之間的私人爭鬥,同時,也是士族與皇帝之間的爭鬥,你皇帝不用士族,反而親近平民,也把國家搞起來了,那接下來,還有士族的出路嗎?

自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與士大夫共此功”以來,士族就絕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境地!

司馬徽推開窗戶,看著西北之地清晰可見的天空,心中不斷的推演著當今天子可能的應對。

想了許久,他的嘴唇裏露出淡淡的笑容,雖然他知道,這個皇帝向來出手都是另辟蹊徑,不能與常人的思維相論之,但是,他確信,這一次,陛下,你可別發瘋喲,下麵的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