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立誌(2 / 2)

“前麵便是夏丘縣,我們是不是等趙將軍來了之後再進城?”趙亮來到劉複身邊,小聲地說道。

這一次,他們這五十人是作為前鋒來探路,趙雲率領數百人跟在他們身後不遠,因為附近沒有了曹軍,趙雲這才同意劉複在前探路,同時告誡劉複遇見敵軍不許主動出擊,一定要等後隊跟上來再說。如果敵軍實力強大,撒開腳丫子跑便是了,反正,他們這五十人都是輕騎,就算戰鬥不行,逃跑還是很方便的。

為了防止劉複頭腦發熱,趙雲讓趙亮看著劉複,若是真的不幸遇見敵人,關鍵時刻帶著他一人先跑,所以,趙亮才說出了上訴那番話。

劉複皺著眉頭,目光穿過小村上空飄蕩的黑煙,落在了一個小土坡上,翻過那個小土坡,越過一條小河,便是夏丘城了。

前段時間,曹操大軍圍攻東海郡首府郯縣,想一鼓作氣攻下徐州,然而,這一次他未能如願,曹軍在郯縣高大的城牆前栽了一個跟頭,在城中軍民的死命抗擊下,曹軍無功而返,因為糧食的原因,隻能撤出郯縣戰場。

陶謙之所以在郯縣擊退曹軍,和徐州軍民上下一心分不開。

在彭城和曹軍會戰時,因為徐州的許多豪強大戶對曹操抱有希望,抵禦的心態不強,有的還在一邊暗中拆陶謙的牆角,人心不齊,而曹軍則是士氣高漲,一個個殺紅了眼,曹操更是下達了劫掠令,進入彭城不封刀,如此,陶謙焉能不敗。

到了郯縣,那些徐州人被曹操的暴虐嚇住了,那是十多萬人啊!居然被全部殺光,泗水為之不流。不管是貧民還是大戶,這些徐州人對曹操都不抱任何指望了,為了自家的老命,為了家人,無論如何都必須拚命,所以,大家上下一心,拚死抵抗,曹軍也就占不到上風,隻能撤退,轉掠四方。

接下來,曹軍攻打了取慮、睢陵、夏丘三縣,所過之處百姓子民全都遭到了屠戮,雞犬不留。這些話和彭城大屠殺一樣留在竹簡上簡單,短短的十幾個字,然而,真正目睹這一幕,卻很難讓人承受。

曹軍打下這三個地方,將財貨糧食劫掠一空後,便不知所蹤了。

青州田楷,北海孔融,平原劉備三方聯軍已然進入徐州,他們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曹軍行蹤,大部隊則緩慢地向郯縣推進,嚴防曹軍偷襲。

趙雲負責探查曹軍的行蹤,因此,沿著曹軍當初的路線走了一遍,夏丘已經是最後一處地方了,在這裏,他們還是未能找到曹軍的蹤跡。沿途所見,一片狼藉,屍骨遍野,野狗比活人還多。

“不用了,我們先進城吧!”

話音落下,劉複轉過身,向一旁悠閑地咬著幹草的猴兒馬行去,趙亮想要勸說幾句,不過,他終究什麼也沒有說,緊跟在劉複身後向自己的坐騎奔去。

蠻頭坐在附近的草地上,啃著麵餅,見劉複行來,忙站起身,奔了過來,在猴兒馬身旁稍稍彎下腰,劉複向他笑了笑,手在他肩膀上一撐,翻身上了戰馬。

當初,劉複為了在騎馬比試中獲勝,利用自己製造的馬鐙擊敗了蠻頭,之後,他便將這馬鐙毀掉了。對騎兵來說,這馬鐙是一個有力的輔助,在這個馬鐙隻是用來上馬而非騎乘的時代,它的出現將引起一種新的戰鬥方式。但是,在自身實力不夠的前提下,劉複肯定不願將它流傳出去。

畢竟,劉備的騎兵隻有區區百騎,那些烏丸騎兵則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他們適應了沒有馬鐙的馬上攻防,馬鐙對他們的用處不大,既然如此,劉複做出上麵的決定也就非常正常了。隻是,沒有馬鐙幫助,他自己騎馬作戰倒是有些不太習慣,不過,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

“駕!”

劉複輕喝一聲,驅動戰馬緩緩向土坡下馳去,身後,數十騎無聲無息地跟了上來,風中,唯有馬蹄聲蹬蹬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