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這群人之後,劉備臉上露出了疲態,剛才的那股熱情頓時煙消雲散,就像從來沒有在他身上出現過一般。
“玄德公……”
趙雲有些擔心瞧了劉備一眼,小聲問道。
“備不易啊!要想養活這麼多人,前些日子,我便用光了庫藏,隻留下了來年的種子,這還有老長的一個冬天,想要支撐得下去,非常艱難,如果沒有糧食,百姓就要慌亂,一旦亂起來,那是要死人的啊!”
回頭瞧見趙雲麵露擔憂,劉備昂起頭,笑了笑,瞬間將身上的低沉抖落。
“子龍,無妨,出不了事情,陶使君這次請求為兄出兵援徐州,應為兄之請,將要押送大量糧食前來平原,那批糧食一到,便能解決許多問題了。另外,前段時間平原發生了一些事情,庫藏多出了大量的糧食和資財,還能頂上一段時間。這老天爺啊!總會給人一條活路走的,這個冬天,我相信我們能夠熬過去!”
劉備在南門為趙雲一行建好了營地,趙雲原本想親自入營將隊伍安排好,順便處理俘虜的事情。這些人他準備全部送給劉備,都是一些青壯漢子,練一練,會成為好兵的。劉備收下了這些俘虜,讓底下的人將他們看管起來,打熬性子。不過,他拉住了趙雲沒有讓趙雲入營,而是讓趙雲陪他一起進城,說是要為趙雲接風。
推脫不得,趙雲便帶著幾個人隨劉備一起入城了,劉複也在其中。
在城外看來,平原是一個小小的土黃色城池,進得城來,城中亦是一片土黃,街道是黃土大道,街兩邊的房屋也多是黃土壘就,看上去,還沒有涿縣大,和劉複印象中六七十年代的那些北方老舊鄉鎮差不多。
其實,劉複是以偏概全了。
他們入的是東城門,住在東城的都是一些市井小民,那景象自然有些不堪入目。在平原的西麵,便是大戶集中的地方,那兒便不同了,都是華屋廣廈,寬闊的大門景象森嚴,白灰塗就的圍牆,牆頭蓋著黑瓦,圍著偌大的庭院,院內的小木樓就連大梁上那也是雕刻著華美圖案的。既然路有凍死骨,那些朱門裏麵自然便有酒肉臭了!
“子龍,再次回到平原,有什麼想法?”
劉備揮著馬鞭指了指四周。
當初,趙雲應公孫瓚之命前來為劉備訓練騎兵,劉備與他相處甚好,經常同榻而睡,抵足而眠,相互傾訴心中之誌,互為知己。
劉備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同趙雲的關係也極好。
關羽是一個驕傲的人,趙雲之所以得到他的認可,乃是因為兩人切磋過幾次武藝,趙雲的武藝不在他之下,在指揮騎兵作戰方麵,趙雲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關羽尚需向他學習,且趙雲性情溫和,不喜爭勝,非常對關羽的脾氣。
至於張飛,他喜歡喝酒和打架,因為糧食的問題,在平原他不容易找到酒喝,於是便沉迷於打架之中。在趙雲沒來之前,他隻能和二哥關羽較量,關羽忙於讀書做事,不怎麼搭理他,偶有比試,也是點到即止。趙雲來了之後,張飛便找到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好對手,時常找趙雲比試,趙雲雖然不是像他這樣的武癡,卻也喜歡琢磨武藝之道,兩人自然相處甚歡了。
所以,當初趙雲應公孫瓚之命離開平原時,劉備和他那兩個兄弟都頗為不舍。劉備曾經也想讓趙雲留下來,為此,他願意向公孫瓚提出這個要求。
劉備和公孫瓚有著同窗之宜,兩人都拜在盧植門下學過經文,感情極好。當初,劉備從軍征討黃巾,因功得了安喜縣縣尉一職。卻因宦官的手下奪位,一怒之下鞭了督郵棄官亡命,便跑去投奔了師兄公孫瓚,被公孫瓚表為別部司馬,隨青州田楷和袁紹作戰,因功升為了平原令,乃至成為了平原國相。
在公孫瓚麾下,趙雲隻是一個不被看重的牙將,劉備相信憑借他和公孫瓚的交情,公孫瓚多半會放人。隻是,趙雲有著他自己的想法,最後的結果也就並未如劉備之願了。今日重逢,劉備說出那番話,表明他仍未死心。
“玄德公……”
趙雲笑了笑,扭過頭來想要說些什麼。突然,他的笑容凝在了嘴角,眼中閃過一道寒芒,厲聲喝道。
“小心!”
這兩字方一出口,他便抽出了腰間的佩刀,隻見寒光一閃,那佩刀便向劉備身前斜劈而去,速度之快,有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劉備眼中仍然帶著期待的神情,這會兒,不曾有絲毫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