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藝承洪熙官(3 / 3)

江南看著看著,仿佛感到黃飛鴻在場上一舉一動由威猛快速慢慢的變成了飄逸緩慢,就象電影裏慢動作分解一樣,但每一招卻又行雲流水,毫無滯瀉之感。

他閉上眼睛,腦海裏黃飛鴻的動作就好象重放一般,緩緩映來。江南的手和腳隨意的擺動著,卻又暗含著虎的形,鶴的意。這一刻,他感到世界都安靜下來了。隻有腦海裏的黃飛鴻和他一起一招一式的揮舞著。

這時,巧兒父親看著江南隻看了一遍黃飛鴻的演練,就閉上眼睛揮舞起來。起先還是慢慢的,但是越來越快,動作似乎與黃飛鴻的不完全相似,可是他又不能否認江南這樣的招式沒有虎鶴雙形的意味。

“難道這撿來的女婿年紀輕輕,竟然已經達到了武學裏拋卻套路,以意馭招的境界了嗎?”巧兒父親感到額頭上的汗出來了。他連忙望向黃飛鴻。黃飛鴻這時已經停下來,微笑的對他點了點頭。

巧兒父親震撼了。當年他的祖先從少林下山後,改造拳法,三十七歲方才將洪拳的很多不足之處彌補創新。被人稱為洪拳祖師。但是麵前這少年不過二十,卻已經領悟到了開宗立派的境界,這。。。。。。。

巧兒父親沒看錯,黃飛鴻也沒看錯。此時的江南在一種玄妙的氛圍下,確實已經邁入了武學之道的第二步,那就是以意馭招。任何招式他隻要記住了再施展,招不是那招,意卻還是那意。

如果說第一步有的放矢算做告訴你搏擊中要打中對方哪裏才是最有效的,那麼以意馭招就是告訴你要怎麼打,用什麼招式打才是最省力的。簡而意,意而為。江南不知不覺中又開始在武學的境界上又進一步。

隻是現在的江南雖然很微妙的把握到了那種氛圍下產生的意境,但是限於實戰經驗的不足,他就象是一個掌握了理論但是實踐還未鞏固的學生一樣,和巧兒祖先那人比還差了很多。

江南再睜開眼睛時,巧兒父親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坐下來。從懷裏掏出了一本用紅布包著的書冊一樣的東西。

當他顫顫巍巍的打開紅布,裏麵顯露出一本古舊的冊子,上麵五個大字:“洪熙官拳經”江南驚訝的站了起來,黃飛鴻也有些驚喜。

洪熙官是洪拳曆史上最有名的宗師。他從小學藝嵩山少林寺,後來到泉州少林,被譽為俗家弟子一百年來不世出的天才。康熙年間,少林叛徒馬寧兒引兵火燒少林,洪熙官斃清兵百人,掩護五名得到真傳的小師弟跑出,史稱“少林五祖”。

至於洪熙官本人是生是死,民間流傳版本甚多。巧兒父親含著淚告訴江南和黃飛鴻,當年洪熙官確實跑了出來。但是因為傷勢太重,偷偷跑回家半年後就去世了。巧兒和他父親就是洪熙官一脈的親子孫。為逃避官府不得以改姓林。洪熙官臨終前留下這本一生所學的精華秘籍和一個警戒。

“什麼警戒?”江南不禁問道。洪熙官在後世的名聲不下於黃飛鴻,特別是義救五祖廣為流傳,沒想到巧兒竟然是他的後代。

“熙官祖說,這本書隻能交給一個外姓的人。這個人要在而立之前領悟以意馭招境界,而且要是一個胸懷天下,愛國為民的俠之大者。我們數代人都謹記祖訓,找尋這樣一個人。老天見憐,我們終於找到了啊。”巧兒父親老淚橫濁,對江南跪下來把秘籍高舉過頭。

“我?”江南指著自己鼻子,傻了。俠之大者。。。。。。他連忙把未來的老丈人扶起來,不知道說什麼好。黃飛鴻正色道:“江南,既然是洪前輩指定的,你就收下吧。”

江南道:“可是。。。。。我武功那麼差。”黃飛鴻喝道:“江南,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武功的高低和境界沒有絕對關係。那馬寧兒也是武功卓越之輩,可是忘恩負義,成為萬人唾罵之輩。洪前輩為人俠骨丹心,才被後人尊敬。”

江南點點頭,接過那本洪熙官一生心血的秘籍,堅定的說:“師父,嶽丈,哦不,洪師傅,我一定會讓洪祖的洪拳發揚廣大,為人敬仰的。你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