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人路過此地,偶然發現了一絲妖氣,順勢勘察發現這山上學堂裏的先生原來是一隻猴妖,他身為捉妖人責無旁貸地抓住了這隻妖怪,為山腳下的村落拔出了這一大禍害。

要不然,等這隻猴妖凶性大發之時,山腳下的村子不知道會死多少人,可謂是一場大災!

但是幫助村子除此禍害的捉妖人,怎麼也沒想到他在除妖衛道之後,迎接他的並非是更勝昨天的熱情招待,而是幼童們接連不斷的責罵。

捉妖人曾經在群妖的利爪下險象環生,但卻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被一群幼童團團圍住,他有些兒手足無措,隻能辯解道:“你們誤會了!這是妖獸,吃人的妖獸,不是你們的先生!你們……你們弄錯了!”

“先生從來沒有吃過人。”

“我們都在學堂裏上學,怎麼沒有人被吃?”

“快放了先生,放了先生……”

幼童們的眼神天真而又充滿著怒火,這對於一心為了人族昌盛的捉妖人而言乃是莫大的煎熬:“你們……你們看清楚,這是妖,一隻猴妖,怎麼可能是你們的先生?”

“也許……也許你們的先生早就被這隻猴妖吃掉了,然後這隻猴妖冒充了你們的先生。”

“在欺騙你們,在等著吃了你們——”

或許真的存在一位讓這些幼童無比敬重的先生,但捉妖人覺得決然不可能是他以縛妖索捆住的猴妖,於是他便依據過去與某些狡詐妖獸接觸後的經驗,想到了猴妖或許是在吃人後冒充了這山上學堂裏的先生。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

或許是妖獸的戲謔之心,或許是暫時不餓,但總之不可能是安的什麼好心,遲早會再次吃人!

最大的孩子,熟背了三本蒙學經典的小先生向前一步,站了出來:“先生就是先生,沒有閣下所說的欺騙,有一次我們放學歸家,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隻很大很大的老虎要吃掉我們,便是先生衝出來救了我們。”

捉妖人無言以對,愣了半晌方才說道:“他這……這是故意的,狡猾的妖獸故意讓你們放鬆,以為它不會吃人!但妖獸就是妖獸,哪裏有好壞之分?統統都是人族生存的禍害,遲早會害死你們,害了你們村子!”

“可是先生救我們的時候,並沒有告訴我們自己的身份,先生也並不知道我們其實早就已經知道先生與我們不一樣了。”小先生看了眼被金繩束縛昏迷不醒的先生,童稚麵容上流露出真切的關懷。

這更是讓捉妖人茫然無措,然後便生出了無名火,連他自己都分不清這是惶恐又或者是不安之類的情緒在熊熊燃燒。。

“……我知道妖獸會吃人,但是先生他不會。”

聽到像是大人一樣的小先生說出這句話後,捉妖人的情緒明顯已經波動到了一個極度危險的邊緣,一直以來貫徹的信念與現實衝突後,已經導致理性趨於崩潰。

捉妖人,為了人族的未來肩負起獵殺妖獸的責任,但這份責任從來都談不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