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去蹤笑著說完,便把手裏的刀拋給了徐年。

接刀在手。

徐年也不囉嗦,執刀揮了幾下,雖然不成章法招式,但依稀能從其中看見劍魁所撰的那本劍譜的影子,白去蹤看了都不禁點點頭,這才是真正掌握了那本劍譜的精髓。

劍魁那本劍譜,本來就不是拘泥於一招一式。

甚至不必手中握著的一定得是劍。

陳憲虎用的是刀,當初跟著學劍法,學的也是津津有味受益匪淺。

當然。

手中不必是劍,從另一種角度來詮釋,也可以理解為萬物皆可為劍。

沒有斬樹斬桌或者是斬點別的什麼,畢竟這裏是百槐堂,沒必要破壞環境或是家具,徐年手中的刀刃斬過的僅僅是空氣。

然後他收了刀,望著刀麵微微皺眉,麵露思索之色。

刀不比劍。

相較於有君子之名,闖蕩江湖的少年們往往都會優先想著在腰間掛上一把的劍,刀就顯得粗獷許多了,就仿佛是個猛漢,不缺氣力但也不那麼討喜。

但是刀也分許多種。

分長短,分彎直,有用於斬馬,有形似雁翎。

樸刀在其中更屬於簡樸無華的款式,不起眼不精致,完全沒有那種讓人看一眼就能看出這柄兵器不得了的特征。

如果不是感受的到其中濃烈煞氣,如果不是已經知道這柄樸刀的來曆,徐年也不會覺得這柄平平無奇的刀有什麼神奇之處。

但是如果哪天,天機樓繼潛龍榜之後突發奇想,要再排個神兵榜,曾經隨著大焱鎮國公征戰一生的這柄樸刀,必然能登上榜。

白去蹤笑嗬嗬地問道:“徐小友怎麼樣,可還趁手?”

“的確趁手。”

徐年微微點頭,這也正是他皺眉思索的原因所在。

他沒練過刀,在這之前如果菜刀鐮刀什麼的不算在內,他更是連刀都沒怎麼碰過,但這把樸刀入手,卻頗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揮舞起來極為順暢。

係統可沒給過刀法精通什麼的獎勵,他也不覺得自己會是什麼天生的刀道天才。

另有緣由。

而這個緣由,徐年的直覺如果沒有出錯,恐怕和他體內流淌的血脈有關。

他身上有一半的血來自鎮國公府,這是再怎麼否認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還有之前煞氣倒卷。

如果有旁觀者,或許會以為徐年是用了什麼鬥轉星移借力打力的神通,但是作為當事人他自己那時都有些詫異,不明白是發生了什麼。

但是現在想來,恐怕也和血脈有關。

這柄刀畢竟傳自鎮國公徐元,而且還在徐氏祠堂裏供奉了數十載,迄今為止前前後後已經有三代人為其敬上過香火。

“既然徐小友用著趁手,那這柄樸刀徐小友就拿去用吧,畢竟這柄刀在我手裏可不怎麼趁手,而且想來是在徐小友的手裏,這柄樸刀才能發揮出全部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