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怎麼弄呢?
很久以前是侵襲掠奪,但換來的是馬踏大漠,大焱在大漠立起了那座望沙城。
如今雖然說是兩國互市已久,望沙城已經是商賈頻繁出入的龐大市場,不再是以前那座城牆上的鮮血都難有幹涸之日的邊城了。
但是在金山銀海之下,大焱可從來沒有減輕對望沙城的控製。
恰恰相反,金山再高銀海再深,大焱越是牢牢把握在手,不曾有過懈怠。
把握的是什麼呢?
互市。
什麼能賣,什麼不能賣。
除了鐵器這種常規的禁售品之外,糧食在望沙城也是一門嚴令禁止的生意。
成百上千個商鋪,沒有一家糧行。
在望沙城裏哪怕是販賣私鹽被抓住的下場,都要比私售糧食被抓到更強。
或許是當初大焱那位鎮國公鑿穿大漠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的算計,留給大漠的土地根本種不出足夠的糧食。
在大焱握緊了糧食之後。
大漠日益增大的糧食缺口就猶如煮青蛙時逐漸升高的水溫。
要麼求變,要麼等死。
除了大焱,大漠當然也考慮過其他國家,但是其他國家就算不像大焱一樣對大漠有著遺仇未消,能主宰一方山河的又有誰是做慈善的呢?
不用求他人的出路,大漠也一直在嚐試。
一直在向大漠的更東邊探索。
但在窮盡人力極限,已經探明的範圍之內,卻隻找到了遠比大漠更殘酷的黃沙之地,那裏都已經不能用貧瘠來形容,而是除了黃沙之外,什麼都沒有的死地。
生命禁絕,隻有死亡。
已經沒有了出路的大漠,隻不過是在滅亡和生存之間選擇了後者,所以才放下遺恨找上大焱。
算起來,兵魁出山倒是間接幫了大漠。
不然國力強盛的大焱,哪裏會把望沙關作為賭注呢?
但這也是大漠僅有的選擇,已經沒有退路了。
至於出兵響應兵魁,這或許能把大焱拖入泥沼,讓這頭巨獸狠狠摔上一跤,但在大焱摔倒之時,大漠也極有可能會被壓死。
畢竟強如兵魁,也不可能一分為二,同時坐鎮寒烏和大漠。
在這次出發之前,大祭司和大漠王就有過密談,原本做的打算就是割讓諸多利益從大焱這裏換到穩定的糧食供給,贏來繼續生存的權利。
至於盟約的形式,其實不過是個麵子上更過得去一點的說法。
至少在名義上像是互幫互助的同盟。
隻不過是大漠給出的多一些,而大焱給出的少一些。
隻不過大焱首輔或許是眼光毒辣看出了大漠已經站在了懸崖之上,或許僅僅是胃口大,徒有其表的盟約不足以滿足,一定要俯首稱臣表裏如一。
連最後的這點麵子也不留下。
大祭司目光掃過阿萊夫、阿木爾等人,輕聲說道:“都去好好休息一番吧,大漠的將來如何,就仰仗諸位在接下來三日的表現了。”
大焱首輔沒有要求過大漠人的擺擂要在哪一天開始,因為每拖上一天,整體局勢隻會對大焱更有利。
所以,大漠迎接命運的這一天,自然是來的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