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結局(1 / 2)

第一百一十四章:結局

一晃半年時光就已經過去了,李佳‘玉’的地位日益穩固,而秦宇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抉擇,是留還是走。

呂倩兒這半年一直呆在秦府,和劉秀芸的關係已經變得情同姐妹,秦宇也是暗中觀察了很長時間,也慢慢疑心漸趨。

朝廷的政務朝著秦宇所希望的方向在運行,他唯一比較鬱悶的是李佳‘玉’越來越依仗他了,他現在卻是掛著戶部尚書的名頭在內務府辦差,這戶部的事他基本安排給了提拔為戶部‘侍’郎的鄧誌鳴掌管,而原來的蕭‘侍’郎被他找個理由調至地方。

徐直清原本計劃如果自己孫‘女’能夠嫁入秦府,自己就全力幫秦宇上位,但是眼下看來自己的如意算盤是不行了,秦宇無須他的提攜,已經隱然和三公並列成為朝中有數的重臣,而事實上李佳‘玉’事無巨細,都會征詢秦宇的意見,這讓徐直清著實鬱悶。

但是好在秦宇似乎在內務府中,對徐直清算是最好的,徐直清也是隱隱透‘露’了自己的心思,但是秦宇從未應承過什麼,在秦宇心中此刻想到的卻是如何全身而退,他已經明顯感覺到李佳‘玉’的威嚴越大,平日裏秦宇已經盡量壓低姿態,避免讓李佳‘玉’有主弱臣強的感覺,但是李佳‘玉’似乎什麼事情都要問他的意見,這讓秦宇多次想向李佳‘玉’提出辭官一事都未能成行。

而大楚帝國也終於迎來了最危險的時刻,夏國終於戰敗了,夏國的國君和一幹人等悉數逃到了楚國,而遼國在占據了夏國大部分地方之後,並沒有進一步東進的計劃,在西麵和大楚的西大營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遼國知道此時並不是對楚國開戰的時機,多年對夏國作戰已經消耗了遼國大量的兵力,所以遼國采取了非常隱忍的態度。

按照李‘玉’基生前的所定,在遼人剛剛擊敗夏國之時,就是大楚揮軍北上之日,雖然低價放糧的政策尚未見效,李佳‘玉’也等不得了,命令李佳昌親自督戰,揮軍北上。除去南麵提防南蠻的必要的軍隊外,大楚幾乎所有的軍力都集中在北大營和西大營,而上官劍的為首綠林之士則是守在南麵,倒是減輕了一些朝廷的負擔。

遼國雖是疲軍之勢,但是占據地利之便,先鋒軍剛一接觸,楚國的三千‘精’銳就被遼人全部吃掉。

倒是這一場仗讓李佳昌等人意識到遼人雖是疲態,但是依然戰力強於楚國,好在楚國用糧食從遼人那換取了不少馬匹,並從遼國請來了幾個教頭,組建了一支數量不少的騎兵。

大楚為這一戰積蓄良多,雖然初戰失利,但是很快調整策略,和遼國打起了消耗戰。

遼楚一戰持續了一年,最後大楚的軍隊終於占領了遼國的都城,遼國大王蕭峰維率領殘部逃脫,繼續在北麵草原打遊記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