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第1章(1 / 1)

公元10086年,韓國勢微,陳王不得已將自己僅滿兩歲的兒子托付給徐公公。

“公公,孤王無能,無法將王室安定,如今四方割據來勢洶洶,王宮滿是叛亂謀反之徒,望公公帶著孤王的孩子遠離韓國,任他做一個平凡人。”陳王滿臉淚痕的說,韓國葬於他手,實屬他無能,可孩子是無辜的。

“王上不可啊,留得青山在,必有歸來時,請王上與我一起撤離。”徐公公老淚縱橫,他自幼孤苦,承蒙陳王照拂,如今韓國將滅,他又怎能獨自離開。

“罷了,我已無顏麵對陳家的先祖,必當戰死於沙戰,方能將心中的愧疚減輕。”陳王蒼涼一笑。

“王上!!”徐公公抱著哭鬧不停的王子身軀顫抖不已。

“孤王意已決,徐公公不必再言,孤王命你立刻從密道離開,違命立斬!”陳王下旨。

“臣遵旨。”徐公公抱著王子重重點頭。

“一身為臣,終生為臣,臣必將王子撫養長大,容老奴最後給王上行禮。”徐公公說完便重重的跪下。

“好好好,孤已死而無憾。”陳王飽經蒼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待徐公公帶王子從密道離開後,陳王緩緩穿上盔甲,撫摸著盔甲上的劍痕,聽著王宮外的戰火聲,老夥計,又再一次並肩作戰了。

……

王宮外,浴血奮戰陳王身穿盔甲一劍刺穿敵方士兵的胸膛,隨後撿起倒落在地的韓國戰旗,一手舞劍,一手舞旗,大開大合將敵軍士兵殺的落荒而逃。

遠處戰馬上的敵方將軍看到陳王奮勇戰鬥的模樣,忍不住慨歎:“陳王真乃一代仁君,硬生生撐了韓國三十年。”

他輕拍戰馬向陳王走去。

陳王神擋殺神的模樣使得敵軍士兵隻能將他圍住,不敢上前搏殺。

“陳王果然英勇。”

敵方士兵見到來人連忙跪下:“參見王將軍。”

王將軍翻身下馬,取出自己佩劍,以示尊重。

“陳王能否讓小人做你的對手?”王將軍尊敬的說。

陳王沒有說完,卻以行動表示認可。

陳王與王將軍大戰了一百回合,最終陳王體力不支,敗下陣來。

“眾將士聽令,恭送陳王。”王將軍取下頭盔。

“恭送陳王。”敵軍士方紛紛取下頭盔。

陳王看著韓國滿是鮮血的王宮與將土,最終倒在了自己的佩劍下。

“來人,將陳王以軍中,將軍之禮厚葬。”王將軍吩咐道。

“得令。”

……

至此韓國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國,蜀國。

蜀國國主王慶生登基後發布了一條追殺韓國殘黨的命令。

一瞬間,無數韓國殘存的將士遭到了屠殺。

……

三年之後

魏國,一個邊遠的村落,一位布衣老者正在招呼一個五歲的孩童吃飯。

“孩子,吃飯了。”

玩耍中的孩童聞言,風風火火的跑回來:“爺爺,我要吃燒餅。”

布衣老者笑了笑:“爺爺早就給乖孫做好了。”

此孩童名為魏德華,而布衣老者正是當年的徐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