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星星。
我出生的那一晚。我媽媽問我爸,給孩子起個什麼名字?我爸看了窗外天空的星星。說今晚的星星真亮。就叫星星吧。
我媽媽叫劉美麗。爸爸叫周凱倫。媽媽和外公,外婆。都是銀行職工。我爸爸,爺爺奶奶都在機械廠上班。
80年8月8號。我出生了。出生後。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抱在懷裏怕摔。含在嘴裏怕化。因為我是家裏唯一的單丁,
爺爺,爸爸也是家裏的單丁。媽媽也是家裏唯一的單丁。所以我集萬千寵愛為一生。
我出生一歲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單位建集資房。他們就把我寫在房產證上。於是,我手上就有了四本房產證。
88年的時候,我爸下海經商。靠賣服裝賺了第一桶金。
到了90年代,就在長寧區建了一棟樓。每層有八個房間,都是兩室一廳的格局。整棟樓都寫成了我的名字。於是我又增加了64套房產證。那一年我才十歲。
92年我媽單位銷售股票認購證。每本30塊錢,但是沒人買。銀行組織單位職工,必須帶頭購買。
我媽媽是單位的積極分子。拿了外公外婆的錢不夠,又找爸拿了錢。然後買了1000本。總共三萬塊錢。
當時我媽的,工資才100多。天有不測風雲。三個月後。每本漲到6000元。我媽把她賣了600萬。最後每本漲到8000元。
我媽把錢買了黃浦江一棟12層的大樓,花了560萬。他又把房產證寫了我的名字。
我感覺我的名字,就是為了讓他們寫房產證,那年我才12歲。
剛上初一,我爸為了擴展服裝生意。在青浦區和虹口區交界處,買下一棟老式的三層百貨商店,要擴展成服裝城。
房產證上,又寫我的名字。95年我爸為了有貨賣,自己在長寧區開了一家服裝廠。整整5000個平方。服裝廠地皮寫的還是我的名字?那年我15歲。
上高一那年,為了擴大生產。我爸又在開發區,買了一萬平方的土地。建起了廠房。
他又把我的名字寫上去。他把老服裝廠拆掉,在地皮上建了一棟26層的服裝大廈。 整棟大廈的產權,還是寫我的名字?銀行貸款則寫他服裝公司的名字。
97年香港回歸。亞洲金融危機到了。我爸沒錢了, 就去找銀行貸款。
爸又找我媽。貸了一大筆錢。因為我媽升行長了。所以我爸的後台就是我媽。有了我媽的支持。
我爸爸把服裝大廈建成了。順便把左右兩塊地皮都買下來了。
但還是寫了我的名字。服裝大廈開業了。下麵三層都賣服裝,上麵做寫字樓。我爸收一年的租金。就把銀行的貸款還完了,
99年。我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兩家的祖宅拆遷了。住宅每套都有800多平方。
拆遷公司賠了十套房,每套房都有80多平方。這樣我又增加了20本紅本。我家裏兩個大皮箱都放不下了。
99年,我高中畢業了。考上了複旦大學。我爸又把服裝大廈左右兩塊地皮。建了兩棟48層的寫字樓。
在產權上寫我的名字上。我的名字就隻有一個用處,就是寫在紅本上。
我爸一高興。買了500箱茅台,500箱五糧液。堆在了大廈的地下室。說以後我結婚的時候才喝。
2000年的時候,我爺爺奶奶,先後過世。我爸爸很傷心。
2001年,疼愛我的外公外婆。也先後,不到三個月。也去找我爺爺奶奶去了。
這下輪到我老媽傷心欲絕。無心工作。他們領導,讓他先休息一段時間。去外麵散散心。
爸爸為了陪我媽媽去旅遊散心。把服裝廠和服裝公司都賣掉了。賣了兩個億。都存到了我的銀行卡。
我爸開著車,拉著我媽就去旅遊去了。這一去就沒回來。
到了過年。我爸媽都沒回來。就剩下我一個人。心裏老是在擔心。
過了十五。警察打電話給我說。你爸媽開車掉到了懸崖下。夫妻兩個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