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驚斷魂(1 / 2)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詩乃是詩聖杜工部回憶大唐開元盛世所作,道盡了盛唐繁榮之象,讀起來令人神往。

唐自高祖立國以來,曆經數帝,均是文治武功兼備的君王,因而對外開疆拓土,對內寬容並蓄,到玄宗之時,已到極盛。

李唐出自昔日北朝關隴貴族,武德之沛遠邁強漢,帶領軍民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西及波斯、東至半島,北至北海、南抵南越,均為唐人所控。是以民間多風行武俠之道、流傳搏殺之技,青年人也頗喜練武術,盼望著投身軍旅,憑刀槍拳腳殺敵,效仿李靖、侯君集等前輩高手,封個萬戶侯。

一時間,大唐武林亦是繁榮昌盛之極,大大小小門派遍及大江南北、遠山深林,各聚徒眾,演習武藝,武學一道發展已達到數百年來的巔峰。

卻說中原名城睢陽郡西北,有一座孤山,人稱“獨孤峰”。這山並不甚雄奇,算不得什麼名山大嶽。山頂卻有一處院落,乃是無涯派的所在。

這無涯派已創派百餘年,先祖為避南北朝時烽火紛爭,來此山棲居,專以研習《莊子》,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外人看來,恰似一個道觀,沒什麼稀奇之處,因此流傳百年而未遇劫難。

此時,正是天寶十載,無涯派躬逢盛世,武學技藝頗有些獨到之處,在中原武林漸漸有了些名氣。掌門鯤鵬子是第十一代傳人,畢生習練“秋水長天功法”,又潛心悟老莊之道,是豫東一帶響當當的高人。

寒冬臘月,年關將至,大雪紛飛。從獨孤峰頂西望,夕陽墜地,夜幕降臨。峰頂滄海觀中,正是無涯派的駐地,此刻卻已掌燈。

觀內後院柴房之內,隱隱傳出聲音。隻聽一男子道:“師兄,今天的雪下得可真大,眼瞧著就要過年了,這雪一旦封了山,怕是采買年貨可要費勁啦!”

另有一男子哈哈一笑道:“陸師弟,果真還是少年心性,區區年貨有何可惋惜的呢?依我看,大雪封山恰恰妙得很,我們多了些閑暇,少了些俗務,正好向師父領教功法。說實話,我這解牛刀法,最後五招怎麼也把握不了要領,倒真是愁煞我也!”

忽聽得一個少年訥訥地道:“吳師兄,咱們無涯派乃是道家,修身養性為要,怎好……怎好天天想著練什麼刀法?恐怕不是取福之道啊……”

先前那陸師弟聞言,卻笑了起來,頗有嘲諷之意道:“張師弟,你小小年紀怎地這麼迂腐呢?倘若隻為修道,何必來投咱們無涯派,待到家裏讀書豈不更好?不過,你若早生百年,趕上咱們創派祖師夢莊子傳道,倒是恰逢其時呢!”

吳師兄也禁不住笑道:“是啊,張師弟,眼下我大唐國力強盛,正在青海與吐蕃連年開戰,正是好男兒帶吳鉤、建奇功之時,不練好武藝怎麼能成呢?再說了,你今日受罰,不就是武藝進展甚慢,一套入門的煙雲掌,硬生生拿不下來,惹得師父老人家生氣,把你關在這柴房之中,並讓我和陸師弟來訓誡與你。”

陸師弟接口道:“就是嘛,師弟。師父多次說你天資聰慧,是個武學奇才,結果入門半年有餘,道藏典籍讀了不少,這功夫卻稀鬆平常。須知,咱們無涯派可是以內外兼修為宗旨,總不能瘸著一條腿走路啊!即便咱們不像吳師兄那樣,有偌大雄心,哪怕強身健體也是好的嘛!萬萬不要再和師父相違逆啦……”

三人圍爐切談,說來說去都是些勸小師弟精進武藝的道理,彼此各執一詞。每每論到關鍵處,那張姓少年總拋出些老莊妙言,把兩位師兄噎得無話可說。

這時,吳師兄長長打了個哈欠,頗有些疲倦地道:“適之,咱們適可而止吧。這樣,師父交代的,我和你陸元師兄已經窮盡所能來勸你了,你能領悟多少在你自己。天色不早了,你今夜就在此安歇,我們明天一早再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