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生辰現在二十八歲,他媽媽結婚怎麼可能是二十五年前呢。但時宜很快反應過來,確實是二十五年前,時宜接的周生辰跟他說過,因為他的爸爸當年因為他媽媽而脫離了周家,而王家和周家世世交,所以當時周生辰爸媽結婚的時候,應該沒有讓王家幫忙做禮服。而做的應該是周生辰父親和秦婉的,所以是二十五年。王曼這邊也收拾完了,王曼讓時宜挑一件自己喜歡的,“挑一件喜歡的。”說著時宜就挑了起來,在時宜挑的過程中,王曼就和時宜說起了衣服,“對於我們裁縫來說,人和衣服是講究緣分的,第一眼喜歡的就是最適合你,也是穿上最襯你。”就在王曼說話的時候,時宜就挑了一件,這件整體是藕荷色的,和上次時宜穿的旗袍顏色一樣,領口繡了幾朵小花。
看到時宜選這件,王曼就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果然是這件,我剛才掛的時候,你明顯都看了。”時宜確實是喜歡這件,在王曼在掛的時候,時宜就看著。時宜拿著衣服說自己去試試,“我去試一下。”說著就走進旁邊的換衣間拉上簾子開始換了起來。而就在時宜換衣服的時候,時宜就向王曼問婆婆這麼年紀了,做衣服還吃得消嗎,“婆婆年紀大了,脫衣服還吃得消嗎?”王曼說婆婆身體還挺好的,就是基本上不給外人做了,“婆婆她身體好的很,不給外人做不是身體原因,是因為外公去世以後,她沒有心情再做喜慶的禮服。”對於這點事宜表示了解,畢竟自己最親近的人走了,在看到這麼喜慶的顏色,心情肯定是不太好的。然後時宜就問周生辰他們家為什麼喜歡穿旗袍啊,“為什麼她們都喜歡穿旗袍啊?”
王曼聽了就給時宜解釋起來,“他們家和我們家像,都發跡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時候旗袍是時裝流行,我嬸嬸阿姨們的衣櫥裏也都是這個,年代烙印,習慣成自然了。”那個時候封建社會被推翻,大批外國玩意兒湧入中國,當時旗袍就引起了當時女子的喜歡,那些有錢人家的夫人小姐的旗袍更是多不勝數。雖然說習慣成自然了,但時宜覺得有時候也是一種束縛,“習慣久了就變成了束縛人的規矩。”王曼聽了就直呼時宜通透,“通透。”王曼說完之後,時宜就換好衣服出來啦,這件衣服依舊跟旗袍一樣瞞不過這件和上次的旗袍不一樣,這件衣服多了長袖。王曼看著時宜穿的這件衣服,覺得這件衣服很適合時宜,“這件衣服很適合你,它就應該為你而存在,袖口的裝飾可以拿掉,美人不必過多裝飾,極簡才是上上之選。”
時宜本來就漂亮,所以王曼覺得袖口的裝飾倒是可以去掉,畢竟時宜很漂亮,如果有裝飾的話反而顯的累贅了。時宜對於王曼的誇獎也是微笑,雖然這件很襯時宜,但王曼還是讓時宜去換下一套,“下一套吧。”但時宜沒有立馬去換,而是讓王曼等一下,“你等我一下,我想下去一趟。”時宜想穿著這件衣服去給周生辰看看,王曼聽了立馬表示理解。然後時宜就下了。在時宜離開後,本來還笑容滿麵的王媽,瞬間麵的很低落。看到時宜下來,周生辰就很奇怪的問道:“你怎麼下來了,我還想著等你換好了衣服上去找你的。”時宜沒有多說,而是轉了一圈問周生辰好看嗎,“好看嗎?”時宜長得很好看,所以穿什麼衣服都很好看,所以周生辰很直接的說好看。“好看。”就在這個時候林叔頹然走進來,還對自己的身後說道:“進來吧。”
時宜和周生辰聽到這話本來在想是誰的,就看到佟佳人和周文川過來了。雖然說周文川是被關禁閉了,但秦婉心疼孩子,沒管多久就被放出來了。雖然周生行說這樣對周生辰不公平,但實在架不住的說親,所以周生行就放了周文川。而今天周文川知道周生辰帶著時宜看婚房,這看婚房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他知道王曼回去,就想著去看看,還想著和王曼重修舊好,而佟佳人又想看周生辰,所以兩個人就直接沒打招呼就去了。周文川走近後叫了聲大哥,“大哥。”周生辰看到周文川來了就問他們怎麼來了,“你們來了?”周文川解釋自己隻是想來看看,“聽說你今天跟大嫂過來看婚房,之前沒有見過大嫂,所以特意來拜訪一下。”跟周生辰說完後,就跟時宜打招呼,“大嫂,我是文川。”
時宜聽後也隻是笑著說了聲你好,然後周文川介紹他身邊的佟佳人,“這是我妻子同佟佳人。”時宜也照舊點頭說你好,然後四個人就沒有說話,而林叔站出來說讓周文川和佟佳人留下來吃飯,“你兄弟倆也難得聚一下,留下來吃晚飯吧,我就準備。”不等周生辰拒絕,周文川就直接答應了,而林叔也自然去準備晚飯了。周生辰看了周文川一眼後,就對時宜說繼續去試衣服吧,“時宜,你接著上去試衣服。”然後會走深沉對周文川和佟佳人說讓他們在客廳裏等自己,“你們客廳等我吧,我去幫一下林叔。”說完就帶著時宜走了。周文川倒是十分的淡定,但佟佳人看周生辰對時宜關懷備至,但是對自己卻裝看不見的態度,直接紅了眼,然後在他們離開後自己也走了,周文川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