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重陽節,扶先生到臨海戚公祠訪友。友人對他說,這戚公祠後麵有長城,是當年戚繼光為抵禦倭寇所建。後來,戚繼光功名滿天下,調任薊遼總兵,把臨海的長城照搬到北方,才有了現在的北京明長城。
扶先生對風物典故並不感興趣,友人隨口說,他也就隨耳聽,權當例行公事,隨友人上長城遊覽。友人很興奮地跟他說,你看這條江南長城依山而建,蜿蜒逶迤,形如巨龍。長城的外側是一條大江,江水渾濁,猶如黃河,浩浩湯湯,不見盡頭。長河如帶,青山如黛,多壯觀,多秀美,真是浙東無雙地,雄鎮東南第一山。
扶先生聽了,隻是微微一笑。十餘年來,他為尋訪隱世的武林高手,已走遍整個中國,眼前景色並不讓他驚奇。倒是長城內側,一條青瓦白牆的古街吸引了他的目光。
扶先生問友人:“那是什麼地方?”
友人答道:“你說那裏?紫陽古街。張伯端聽過嗎?他家就在那條街上。”
聽了這話,扶先生便要求友人帶他去紫陽街轉轉。從白日高懸到月出東山,扶先生在街上走了很多個來回。他做了一個決定,不走了,就在紫陽街住下來。
一個月後,紫陽街開了一家名叫等粥來的粥鋪,店主就是扶先生。
扶先生的小店主營黃豆粥,生煎,燒麥。這幾樣小吃是他遊曆中國多年學來的,他都做到了極高的水平。尤其是他做的黃豆粥,看起來像酸奶,喝起來卻有豆香。一碗豆粥配上一兩羊肉燒麥,再配上一壺黃酒,簡直是人間美味。
扶先生是個認真的人,店裏沒有夥計,所有餐食包括釀的黃酒都是自己親自做。他每天早起,去市場選取上好的食材,下了最精細的功夫,來做這幾樣東西。粥鋪天天爆滿,慕名而來的人在古街上排起了長隊。但是扶先生卻很奇怪,他每天隻營業到早晨10點半,而且一直空著一個位置,不讓客人坐。
扶先生營業時間短是因為,他每天都要拿出時間來看《道藏》,因為他認為《道藏》裏藏著至高無上的武學經典。
至於那個空位置,是留給一個老者的。老者是紫陽街上的清潔工,在人們眼裏是個怪人。他每天除了在街上收垃圾,就是去喝酒,喝完酒就到長城下,朝天門城門洞子裏睡覺。
老者第一次來扶先生粥鋪喝酒,他喝了幾口黃酒,吃了兩口燒麥,又品了一口豆粥,便慢悠悠地說:“你這幾樣東西搭配方法是從龍城學來的,不過你做了改良,把龍城的山藥白粥變成了仙源的豆粥,燒麥做法是包頭的。不錯不錯,豆粥配羊肉,可以說是絕配。”
扶先生給老者倒酒:“老先生,您能覺出我這酒是哪的嗎?”
老者:“世間的黃酒名氣最大的是紹興的,不過你這個聞起來像,喝起來卻全然不是,你的黃酒裏加了棗,這是青城山飛仙觀獨有的配方。”
扶先生笑了:“老先生,以後這張桌子就是您的,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想吃什麼我都給您做。酒管夠。”
老者:“我可沒錢給你。”
扶先生:“我不要錢,我隻求您教我功夫,太極拳的功夫。”
老者大笑,大步離去,卻沒拿桌上的酒葫蘆。扶先生是個機敏的人,他當天晚上就到了朝天門城門底下,把裝滿酒的葫蘆還給老者。
老者邊喝酒邊說:“我來臨海十多年了,就你一個人知道我有功夫,這算是你我的緣分。”
扶先生:“實不相瞞,不久前我遊覽長城,看到古街上紫氣衝天,知道這裏會有高人,所以我開了粥鋪,在這等著。現在我等到了,我想拜師。”
老者笑道:“我不要徒弟,隻要酒友,你想喝酒可以來找我,我們隻喝酒,不談其他的,能做個酒肉朋友足矣。”
從那以後,扶先生每天晚上帶一葫蘆酒,到城門下陪老者痛飲。如此喝了三年。一天晚上,老者突然跟扶先生說,我說不談功夫,三年來你一個字都沒提,你倒是一個摯誠的人。隻是我喝了你許多酒,吃了你許多羊肉,心裏十分虧欠。你今天可以問我一個問題,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扶先生想了很久,卻說不知道該問什麼。
老者思索片刻,說道:“那好,我問你,你每天都幾點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