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楊學山的仕途之路——後記(1 / 2)

楊學山1972年正式辦理離休手續後,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仍致力於祖國的繁榮富強,用了10年的時間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走了走看了看。回來後,寫了五百多萬字的中國地理和環境的心得。其主要內容是:1、水不僅是農業的命脈,還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青藏高原雖然高寒、缺氧、荒涼,但它是我們的水塔,是中華民族的命脈!一定要保護好!2、西北之所以大漠孤煙直,是因為缺水,如果把青藏高原的水引到西北地區,就會把西北地區變成祖國的大糧倉!四千多年前的大禹,都能把水治理好,二千多年前,李冰父子都能人工修建都江堰,進入機械化電氣化和智能化時代的聰明智慧和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一定能青藏高原的水引到幹旱缺水的地勢又低的西北地區,一旦把青藏高原的水資源引到西北地區,西北的麵貌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祖國真就會從此走上更加繁榮富強!西北地區土質厚,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農產品的品質優良,特別是種植出的棉花類農作物,其纖維長度和拉伸強度更是最佳。3、大力改良和推廣優良品種,噸級田,千斤地,會在中國這片熱土遍地開花。這樣,中國的土地養活20億人都不是問題。……

楊學山壯誌淩雲,離休後堅持每天走十裏路,身體健碩,九十五歲時,還能單腿站立換內衣,但還是沒能躲過新冠病毒的攻擊,2022年12月初,北京放開後的半個月,被新冠病毒奪走了生命,享年百歲。

這就是一個從底層農民走出來的楊學山的一生,平凡又曲折,曲折又艱難,艱難又漫長,漫長還堅守,堅守才偉大!

楊學山在曲折、艱難、漫長的一生中,初心不改,始終都在為建立人民政權,為建設美麗的家園努力著!奮鬥著!生命不息,衝鋒不止!

省林業廳在楊學山的生平裏評價楊學山說:“楊學山同誌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在艱苦的戰爭年代裏,他積極投身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充分發揮一名基層幹部的光和熱。在職期間,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工作一貫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怕苦、不怕累、心係基層、心係群眾,經常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舉措,對河北林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為人耿直,對自己、對同誌要求嚴格,模範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為林業係統樹立了良好形象。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勞,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為河北省的林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離休以後,仍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河北省的林業發展,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發揮著一名離休幹部的重要作用。楊學山同誌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風正派,克己奉公,立場堅定,堅持原則。他遵紀守法,團結同誌,聯係群眾,艱苦樸素,模範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表率作用。他的高尚思想品行受到了廣大幹部職工的尊敬。楊學山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了黨和人民,奉獻給了祖國的解放事業,奉獻給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給了河北林業建設事業,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實際行動,實踐了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的錚錚誓言。楊學山同誌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同誌,是河北林業戰線上的一大損失……。”

楊學山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為了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的一生!是為人民幸福和人類進步而奮鬥永不休止的一生!

每當看完楊學山曲折、漫長、艱難而又堅守的一生,就會得到啟迪,就又會進一步深刻地領悟人生,心靈也會再次受到震撼!靈魂也會再次受到洗禮!人生總是伴隨著坎坷、挫折、困苦,甚至苦難一起成長!特別是出身社會底層,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更是如此。當你生活中遇到坎坷、挫折、困苦、甚至是苦難時,想想楊學山遭受的生死挑戰和受人刁難的情景,就會平下心來,用一顆平靜的心來對待各種艱難困苦的挑戰。並會深刻理解到,每個成果都不是老天為你準備好的,都是拚搏得來的。天道酬勤!一份汗水一份收獲!

楊學山老年時,回顧一生走來,感歎生命如此短暫,“人生長日二三萬,電光石火一閃現。千億光年遙看天,萬載不過彈指間!’還沒為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就“廉頗老矣!”但他毫無羞愧,雖然他沒有幹出偉人那樣的驚天動地的大業,也沒有當上威震四方的封疆大吏,但他非常自豪,自豪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趕上了一個偉人開創的史無前例的人民時代!一個人民也可以成為英雄的時代!這個偉大的時代讓他這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名微不足道的、甚至受人欺淩的長工得以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勇氣,靠自己不斷學習和努力從一個長工成長為知縣,擺脫了可能繼續被奴役的悲慘命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貢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偉大複興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和畢生精力。他自豪,作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最活躍的人民一分子,參與了消除幾千年封建剝削製度和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政權的、波瀾壯闊的、史無前例的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參加了美麗中國的建立進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的曆史大潮注入了自己的那股堅定的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過程,也實現了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