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東方布滿了紅雲,一輪紅日緩緩升起,一縷陽光灑下,照耀在建安城最宏大的建築群上。這裏就是權力的中心,皇宮所特有的青磚琉璃瓦折射出璀璨光芒,像是一尊恐怖巨獸注視著腳下人群,此刻一行人正默默朝宮門口走來,而楚辭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個。
天剛剛有些亮光就有老太監帶領宮中侍衛前來傳達口諭,說是陛下召見,楚辭隻得連忙穿好衣服跟隨老太監入宮,一路上老太監都在告誡楚辭這個江湖草莽,進入宮門後要謹言慎行,莫要造次失了禮數。
楚辭跟隨在老太監身後,用眼角餘光打量著所能看到的景象,他看著高高的宮牆以及牆下得高大門洞,覺得這宮門就像巨獸張大的嘴巴,等著吞噬自己這一行人,這種怪異的感覺讓他產生了一絲絲緊張,哪怕他小時候是多次出入過皇宮的,依然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
“或許當時年紀還小吧!當初隻覺得這皇宮十分龐大,並不知道這座宮城象征著什麼!”楚辭心裏想道。
如今的楚辭再次麵對這莊嚴的宮殿,感受著其中象征帝權的氣息,不可抑製的產生了敬畏感和恐懼,讓他第一次有了轉身逃離的感覺,想到自己回到京都的目的,他克製住了自己內心的衝動。
宮門口,哪怕老太監掏出令牌遞給守在此處的侍衛,這群守衛依然將幾人仔仔細細檢查過後,才揮手讓一行人進去。
大禹朝的朝會並不是每天都開,平時各位大臣都在各部衙門呆著,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直接稟報政事堂由三省首長處理即可,隻有重大事件需要大家協商處理或者皇帝與大臣一起決斷的,皇帝才會召開會議。
皇宮占地極大,過得宮門,就是由青石所鋪就的廣場,老太監引領楚辭穿過幾座宮殿,來到一座龐大宮殿前,近乎透明的黃色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無比璀璨,殿下每隔數丈遠,就豎立著一根紅漆大圓柱,殿前是白玉鋪就的台階直達殿內。
這裏就是未央宮,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召開朝會的地方。不過今日並未召開朝會,這位開國以來就一直政務勤勉的皇帝陛下此刻正在天祿殿批閱奏折。
輕微的腳步回蕩在安靜的廊道上,兩側侍立的侍衛和宮女太監目不斜視,似乎將他們當作了空氣。
幾轉幾回,在老太監的帶領下便來到一間偏殿之中,房間裏的空間並不大,左邊是一排約莫兩米高的龍紋木架,架上擺放各種書籍古卷,書架一側則是兵器架,幾柄寶劍橫置於上,散發寒芒。楚辭趁著老太監進去稟報的功夫四周打量著天祿殿外廳。
此刻天祿殿內廳,皇帝身穿黑色龍紋刺繡便衫,腰間係著一條玉帶,正斜倚著矮塌,聽著幾位坐在下首的幾位臣子討論國事,齊王劉陵,燕王劉澹,廣陵王劉緒,尚書令劉斌,新任戶部尚書舒謙,兵部尚書兼領神策軍大都督李叢雲,禦史大夫顏兮之。先前領著楚辭入宮的老太監此時靠近這位馬上打天下的大禹皇帝低聲耳語,皇帝微微點頭示意老太監將人領進來。
“草民楚辭拜見陛下!”楚辭一進門就根據老太監的提點跪下行禮,以免失了禮數,但是十幾年後重新見到這位皇帝陛下,楚辭還是忍不住偷偷抬起頭瞬間掃了一眼。
“這位皇帝陛下容貌與當年入宮見到並無太大差別,除了頭發花白了些,精氣神似乎並不減當年,目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深邃犀利!”楚辭心裏感歎道,算算年齡皇帝也已經是近六十的老人了。
“起來吧,李公公,給楚先生賜座!”皇帝命先前引領楚辭進宮的老太監搬來木枰。
楚辭連忙推辭道“草民一介布衣,並無官身,今蒙聖詔,麵見天子,已經是天大恩賜,哪敢逾矩!”
皇帝擺手示意,“楚先生隻管落座,今日詔先生前來,想來先生也有所猜測,齊王昨日朝會提出的幾條策疏,朕與諸位大臣聽了覺得頗有意思,聽聞是出自楚先生高見,今日特意請先生前來一同商討,不知先生可敢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草民身為大禹子民自當力所能及!”楚辭謝過陛下賜座,徐徐坐下。眼角餘光掃了一眼,除了認識的幾位,不認識的也能從各自的服飾確認所司何職,他不禁感歎皇帝陛下的基因強悍,三兄弟之間除了眉目不一樣,臉型身形比例幾乎與老皇帝沒有太大差別。
……
李公公將黑色大帳拉開,那是一張掛滿半麵牆的大地圖,地圖上用四種不同顏色標注的疆域地圖,紅色大禹,藍色匈奴,黑色高麗,黃色大夏,至於那些小島,荒原部落倒並沒有在這張地圖中出現,也許是在皇帝眼裏不值得一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