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時代(1 / 2)

夏末秋初,江南南城市中心的傍晚,太陽已經落山,高樓大廈亮起了各種燈光,路上的行人三五成群有說有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仿佛現在才剛開始進入今天的生活。五顏六色的城市燈光襯托下,顯得女孩子皮膚更加的白皙粉嫩。偶爾走過的白色緊身上衣超短吊帶黑絲美女加上一頭的紅色波浪卷,給南城的夜晚增添更多的誘惑。

路邊小巷的燒烤店已經把炭火燒旺,嫋嫋升起的白煙混合著羊肉孜然的香味,散發著老城區的煙火氣。巷頭一個不大的店麵裏麵已經爆滿,支在外麵的四張桌子也坐上了的人。燒烤店老板以前是下崗工人,把拿的下崗補貼又親戚朋友湊了一圈,盤下來了這個店麵。熟悉的都喊老板為老趙,靠著現殺現串,自己配置的醃料一絕,加上老趙覺得有賺就行,所以價格非常公道,愣是把這個不到四十個平方的小店做到了遠近聞名,在這條石門巷裏也算有曆史的老店了。

巷子對麵三個年輕男子奔著老趙的燒烤店走來,兩個中等個子都戴著眼鏡,皮膚白皙看起來比較斯文,白色襯衫戴的無框眼鏡的看起來更秀氣,另一個黑框眼鏡看起來顯的更沉穩,形成反差的是花襯衫的高個子,健壯的身材微微帶著啤酒肚,半寸的頭發隱隱能看出頭上幾條刀疤象蜈蚣一樣盤著,很明顯道上的人物,和兩位秀才一般的男子走一起讓人感覺格格不入,不過他們自己倒是一點也不覺得,反而相互有說有笑的朝店裏走來。花襯衫高個子名叫陳軍,確實是本地道上有名的,有三個娛樂會所都沾點股份,所以好多兄弟跟著他吃飯。另外兩個,戴無框眼鏡的叫張啟默,黑邊眼鏡的叫杜凡,兩人都算是三高人員,高學曆,高智商,高收入,都是從事的金融行業,杜凡是私募基金的經理,張啟默是全國能排進前二十的公募基金經理。都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當時一個頭磕在一起的兄弟,所以身份職業在他們看來沒有任何隔閡。陳軍是老二,張啟默是老四,老五是杜凡,那麼老大和老三呢?這個故事還要從十六年前說起。

九十年代,南城十二中,南城市數一數二的一個初中,不過再好的學校都有學渣,而王建國,陳軍,二人就是整個十二中有名的刺頭。王建國喜歡好勇鬥狠,個頭高,塊頭也大,壞毛病也多,抽煙喝酒一樣不落。家庭條件也好,父親是當地供電局的二把手,當時可是俗稱的電老虎,辦企業工廠,農業養殖都需要求著他們,不然哪天一個通知下來說停電就停電,一些用電大戶必須時不時煙酒茶的送著,當時基本每個學校都有個校辦廠,所以王建國學校闖了禍,對方家裏隻要私下能接受王建國家的賠禮,學校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多口頭警告處分這些。因為家裏條件不錯,從小寵慣了,所以養成了王建國一身壞毛病。但是王建國本性不壞,為人非常重義氣,也從來不欺負那些老實孩子。陳軍是王建國同桌,家裏條件可以用貧困來形容,父親無業遊民,整天遊手好閑,用陳軍自己話來形容就是典型的走路嫌遠,幹活嫌累,吃飯嫌少,睡覺不能起早。平時靠著母親打打零工再靠著陳軍爺爺奶奶的貼補勉強過著。就這樣陳軍父親還經常打罵陳軍母親,所以陳軍從來不喊他爸。從小沒人管的陳軍天天和王建國混在一起逃學抽煙喝酒,周邊的文化宮就是他們固定的據點,打台球,溜冰,看電影,這個年代的娛樂活動有限,現在看沒什麼,當時天天往這些地方跑的就算不良少年了。

沈浩,張啟默,杜凡比王建國和陳軍小一個年紀,他們小學就開始同班,升了初中還是同班。由於沈浩母親本來身體比較弱,懷沈浩時又反應的厲害,在沈浩沒記事的時候就走了,沈浩他爸後來也沒再娶,父子倆就這麼湊合著。沒有了媽媽的沈浩,自小就比較獨立,自己睡覺,自己洗澡,自己洗衣服,打掃衛生,沈浩爸是個國營棉紡廠的技術工,單位效益不好就和另外兩個單位同事出來自己單幹,效益還不錯,所以家裏條件在當時算是比較不錯的。沈浩他爸忙,平時晚上很晚回家,早上沈浩上學還沒有起來呢,所以幹脆抽屜裏麵平時都放了足夠的錢,讓沈浩自己買點吃的就行了,所以沈浩從來也就不缺錢花。張啟默和杜凡家裏條件那就更好了,張啟默家裏大伯是區委裏不小的官職,倒不是說搞貪汙腐敗,不過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張啟默父母搞了一個服裝批發市場,他大伯也幫了忙。杜凡家裏承包了好幾個加油站,而且兩個在國道口,大車加油每天都排隊,等於每天都往他家送錢。張啟默和杜凡家裏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學習習慣培養的也好,一直以來兩個人任何一門主科成績都是你第一我第二,不帶一次拿銅牌的。三個人小學開始就同班,平時關係又好,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一起。上了初中,張啟默和杜凡對剛流行的街機快打著迷,晚上放學必須買幾個銅板殺幾把,沈浩倒是無所謂,反正回家也是一個人,老爸要很晚才到家,玩什麼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