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1 / 3)

農曆八月,西部的黃土高原上空氣清新,樹葉開始變黃,草木逐漸衰敗,天氣已經生發了絲絲寒意,霧氣籠罩在村落、田間和溝溝壑壑......天亮時分,太陽如同一個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在東方的天空中,濕潮的霧氣頓時消失殆盡。

高崖坪山梁上,一層層的梯田裏,景象萬千,五彩斑斕......有斑駁的包穀地,有一排排小剁子的麥茬地,也有還是綠色的黨參地、泛黃的黃芪地,還有田埂上的黃色野菊花競相怒放、零星點綴的野百合盡情的綻放,飄散著淡淡的清香。再極目遠眺,一望無垠而狹長平坦的渭河河穀和匍匐在河穀北側的深黃色的渭河延伸向遠方,極目處則是渭河北麵蜿蜒連綿的黃土丘陵......

雖然太陽剛出來,但空氣還是有點濕潮。村子上下並排的兩道高壓線發出“嗡嗡……”的響聲;村子果園裏傳來“呲,呲,呲……”的聲音,那是早起的人們在果園裏掃樹葉,是為冬天燒炕的。

一帆囫圇吞棗的吃完早餐後,在父母的叮嚀囑咐後,他背著尼龍袋子,急急匆匆看似義無反顧的出發了。他一個人從未出過這麼遠的門,對外麵的世界,他感到莫名的畏懼......

走到村口的澇壩旁,快要下坡了,他不經意的回了頭,看見母親在門口拿著掃帚靜靜的看著他。見一帆回頭,她突然假裝拿著掃帚掃地......

半小時後,一帆已經從高崖坪走到公路上了。他望眼欲穿,極度忐忑,直到一個半鍾頭過去,才看到過路班車緩緩而來,此時已經接近十點了。坐在班車上,他時時攥著表看著時間,巴不得班車飛起來奔向東鋪火車站。

……

到東鋪鎮一下車,他背著尼龍袋子飛速跑到二舅家時,此時已經十一點了。二舅急的在房子裏來回踱步,見一帆倉惶的跑來,他鐵青著臉,“都到啥時候了,你怎麼回事,你有正事沒有?”顧不上發火,二舅急忙騎起自行車帶著一帆,飛快的蹬著車子朝火車站趕來。

一到火車站廣場,就聽到火車站的喇叭裏不斷播放著列車已經到站,正在開始檢票的通知。二舅急忙推開自行車,兩人飛快奔向候車室檢票口,從檢票口跑出去一看,火車上一些列車員已經開始準備關門了。

一上火車,一帆急忙把裝了東西的尼龍袋子架在行李架上。二舅臉上冒著汗珠,以一種謙和接近哀求的神情,給一帆對麵座位上的一個中年人說了聲:“拜托你了,請多多照顧,這孩子是第一次出門!”然後汗流浹背的跑著下車了。一帆驚魂未定的就近坐到靠近窗子的座位上,他看著站台上的二舅,來不及揮手告別,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火車已經緩緩開出渭州火車站,駛向了對一帆來說陌生、遙遠而又好奇的地方。

火車上的人並不多,他忐忑的看著窗外,外麵熟悉的景色疾速而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曆曆在目的往事在他腦海中不斷翻滾……

他想起這些天來父母愁眉苦臉、低三下四給他湊學費東跑西借的情景,直到前天才由二舅湊夠了學費;家裏沒有像樣的皮箱,母親從幾遝尼龍袋子中挑選出最好的一條供他裝東西;想起這些年,父母親拉著騾子,背著犁,起早貪黑下地幹活的情景;想起冬天的一個早上,大雪白茫茫一片,高壓線發出“呲呲呲呲”的響聲,在沒過小腿的積雪中,父親拿著鐵鍁鏟著雪,一直將他送到公路上的情景;高考前三個月他住校。一天,母親從十裏外的家裏給他背著饃,走到半路,大雨傾盆,附近也無村莊,母親生怕饃饃被雨水濕透,她把裝饃的袋子抱在懷裏一直走到學校,到學校時,母親不顧全身淋透,還抱怨自己把饃饃弄濕而懊悔的情景……想起這些,他不由得黯然神傷,淚水奪眶而出……不知不覺,他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

一帆姓何,他皮膚白皙,頭發黑亮,五官勻稱,但一米七八的身高和瘦弱單薄的身材很不協調,看起來營養非常不良。長期貧窮的生活,刻苦努力的奮鬥,自卑的性格,使得他憔悴疲憊,目光呆滯,細長的眼睛裏透著猶豫的目光。

一帆自幼好學,懂事聽話,小時候算很活躍的孩子。盡管家裏很窮,但他卻有著美好的童年。他是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村子裏條條小路和一草一木,都給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記憶。他最要好的兩個玩伴是同在村西頭的許望成、杜尕平,他們從小打沙包、跳梯子、滾鐵環......從小快樂的成長。爺爺奶奶非常疼愛他,小的時候奶奶隻要走親戚,就帶著一帆,但一帆沒有像樣的衣服,常借尕平的衣服。尕平家還算殷實,他的父親是一農場的司機,尕平家也是村裏第一家有電視的,那時候家裏隻要有工作的,生活就算很富裕的了。

上學時,一帆成績一直處於中上等。小學時,一帆同班有很多都是高崖坪的,包括他最要好的玩伴杜尕平、許望成等。就是到了初中,村裏和一帆同級的也有七八個人,不過那時隻有許望成和他同班,尕平則因留級比他們低了兩級。到了高中,村裏很多同學都陸續輟學,一帆則考到了本鎮的渭河中學。從那時起,寒來暑往,一年四季,他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來回於家裏和渭河中學十幾裏的路程中,並且還要上三裏多的陡坡。長年累月,他因體力不支,身體瘦弱,加上學習壓力大,家裏貧寒。長此以往,形單影隻的他變得內向孤僻,也變得自卑而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