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何一見如故人(1 / 3)

“今日陛下宴雪國來使都敢姍姍來遲,你平日裏在蘭台究竟在忙些什麼大事?”

宮妝女子卻來不及理他,與宮婢一起將外氅除去,露出裏麵重紫色的宮服。禁步隨著女子的步伐輕盈碰撞,不時發出悅耳的聲響。

二人就如此往席位漫步而去。

席間不斷有權貴和宮人避讓行禮,二人一一回過。

行路未至一半,兩人相視無言,下一刻不約而同地疾步而走。

都是身修體長步子大的青年,轉瞬就到了各自的席位。

接過女官遞來淨手的素帕,一邊擦拭長指,一邊回答了男子的問題,“前些天建康回來了,在忙他。”.......帶來的情報。

蘭台是離國百家書籍集聚之地,離國傳九世,沒有一位君王不以書為重,以育人為本。因此曆代積累而來,蘭台內各國經典均有收納,無奇不有。

蘭台其名為開國皇帝親擬,雖為台其實是十五座高聳入雲的巨樓。與六部掛鉤,卻獨立於六部之外。

容服青帶的男子一邊帶著謝塵寰進殿入座,一邊為她講解大殿裏的劍拔弩張,“崔杪,就是雪國來訪隨行的那位女使,打一進殿眼睛就往阿恒身上轉悠著,一看就是把壞水兒打在了恒哥兒身上。”

說話之人姓羅,名振,字子晉。晉,本意進也。說話之人姓羅,名振,字子晉。晉,本意進也。祖上是開國叱雲二十四將之一。世代襲爵位,也是有軍功傍身的將門世家。

不過這一代的柱國公府世子不是習武的料,柱國公聽聞此事後,開懷大笑三月,大手一揮直接將孫兒扔垃圾似的扔進了太學。並揚言讀不出個名堂就別滾回來。

從此見人就感慨道:“本公的孫兒,子晉是個讀書人,一看就是有大大的出息的讀書人。”

羅振就此轉文科遇到了各種原因來到太學的另外幾人。

命運的齒輪快轉出火花子了。

————

禮官唱完此次來訪的使節隨行後,便有宦官女婢依次為眾人引座。

兩國相交並無小事,離國的陛下雖未出席,卻是派出了年邁的禮部尚書房青山,且直言,“卿之所為,便是朕之所欲。”

幾乎與房尚書同歲的皇帝,目光晦暗。明黃色的龍袍仍然象征著權利的至高無上,苦心經營數年的成果即將迎來,自己卻時日無多。

一代帝王的長生夙願大概來自於自己的雄心壯誌難酬。那不是不舍自己的生命,而是憂心未來的年輕人還不能勉力挑起重任的不放心。仍然希望自己再多些時日,因為那些後生們比自己更需要的是時間。

他敢放手,不必勞神苦思,不必代下司職。這是他的母親作為皇帝,留給自己的子民的最後一份保障,而他也同樣希望自己能留給子民這樣一件禮物。

有了這樣幾位開明的陛下,離國的國風也隨之開放,不論是女子參軍成帥將之才,還是入國子監科舉受官,都已習以為常。

所以東離國的文官武將分涇並不明顯,向來是能者當權,文武並驅。北雪越國的來使席位便是與當朝權貴成左右對稱而坐。

大殿中央的圓形舞台上魚貫而入的舞伶們隨著樂聲舞動。

熏風陣陣夾著酒香,似乎無一人在意大殿首位的空缺到底是為何。

場上應酬的多為禮部官吏和兵部將軍們,前者負責此次兩國會晤的順利進行,雙方繼續互惠合作,後者嘛,主要在氣勢打壓,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

幾乎雙方都在為了能給自家陛下一個交代上而較勁著。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鍾烤鼓宮殿頃。殿內歌舞升平,人人香風滿懷,叮當悅耳的歌聲仍在悠揚婉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