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畫廊(1 / 3)

七月中旬,程州綾羅巷。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五花八門的小吃餐車和琳琅滿目的工藝品攤分布在窄窄的巷子兩旁,遊客們摩肩接踵,將小道擠得滿滿當當。

曉嵐狼狽地夾在人群之中,時而隨波逐流,時而動彈不得。她個子太矮,隻能盡力在人潮中保持平衡前進。

相比之下,前麵的齊心就舒服了不少,她正站在一群萌妹子間,一米七幾的個頭在其中鶴立雞群,甚至還悠閑地嘬著奶茶。

個高可真是好。曉嵐一邊在心裏感慨,一邊費力地將自己的胳膊從狹縫中拔出,捋了捋因為出汗而黏在額頭的劉海,再次鑽入人群想要趕上齊心。

在收到幾個遊客不滿的白眼和嘟囔之後,曉嵐終於擠出了人潮。之後又跟著齊心在不知名的小巷間七拐八拐,不知拐到了何處。

遊客和商販逐漸稀少,最後似乎已經遠離了繁華鬧市,周圍甚至變得有些破敗。

又走了一段路,就在曉嵐懷疑齊心是迷路了的時候,峰回路轉,逼仄的空間豁然開朗,一家畫廊出現在眼前,正位於一處窄窄的T字型路口處。

這條路有些冷清,並沒有多少車輛經過。而眼前的畫廊更是不起眼,如果不是齊心提醒,曉嵐一定會漫不經心將其略過。

畫廊的名字叫做“藝境”,招牌是兩個黑色宋體的亞克力字牌,端正地懸掛在磨砂玻璃大門上方。大門兩側還放著兩株高高的綠植,長勢不錯,隻是有些灰頭土臉的。

“怎麼樣?”齊心用手指向大門,略帶興奮地問道。

“嗯......”曉嵐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雖說齊心給她提前打了預防針,但作為一個畫廊來說,它未免有些過於樸素了,看起來更像是一家非常平價的小旅店。

齊心輕鬆看穿了她內心的吐槽,催促道:“走啦!我們不能隻看表麵,重要的是內在。”言罷,便推著曉嵐的後背向前。

兩人拉開玻璃門進來後,曉嵐才意外地發現畫廊內部的空間要比外麵看上去大不少,並被隔斷分成幾個小展區,看起來很專業。

大概是因為太過低調,其內欣賞的人不多,零零散散地分布著,加之有些昏暗的燈光,顯得環境非常安靜。

“這裏很多畫都是出售的,你如果有喜歡的,可以問問能不能買下來。”齊心作為老主顧,輕聲對曉嵐說。

“不會很貴嗎?我可不像你是個小富婆。”曉嵐用手掩在嘴邊,小聲道。

“不不。”齊心伸出食指在曉嵐眼前左右晃了晃,“這裏的畫價格差距很大,我有一次不到兩百塊錢就買了一幅很不錯的畫,就是作者名不見經傳罷了。這裏有不少類似的作品,價格沒有很離譜,關鍵在於你喜不喜歡。主打一個淘字。”齊心挑了挑眉,一副人精的模樣。

事實也確實如此,曉嵐仔細看了好幾幅畫的作者,發現基本都沒聽說過。有些畫作甚至都沒有署名,像是半成品。

不過這裏展品的類型倒是多樣,從水墨山水到光影油彩,從布藝堆畫到黏土浮雕,不同風格雜糅在一方天地,倒也挺有錯亂的美感。

雖聽齊心這麼說,曉嵐也並沒有買畫的打算,隻是走馬觀花,隨心觀賞,遇到感興趣的和齊心一起評價指點一番。兩人雖是菜鳥,但不妨礙她們對別人指手畫腳。

就這麼走走停停,直到曉嵐不知不覺間走到角落,抬頭看到了一幅熟悉的畫。

那幅畫中滿是綠色藤蔓,密密麻麻攀附於牆麵,它的葉子仿佛在風中搖擺,觸須張牙舞爪地向外生長著,好像要衝破畫布伸到觀賞者麵前。

畫麵的主色調是冷的深綠,陽光在右上角隻占據了微黃的一隅,但溫柔的暖光消解了部分藤蔓的侵略性,讓整幅畫更趨於一種平衡的美感。

齊心也跟了過來,她瞅了這幅畫片刻,看看曉嵐專注的表情,又看看畫,評價道:“色彩和光線運用得都很不錯,但構圖有些雜亂了,你不覺得嗎?”

曉嵐沒有接話,她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個地方見到這幅畫,思緒有些紛亂。

“這畫的是什麼植物?看起來有點像爬山虎。”齊心湊過去看了看畫的名字,是一串鬼畫符般的英文。她不感興趣地搖了搖頭,自顧自往前走,去觀賞另一麵牆上的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