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的主席家中熱鬧了許多。。。。
時任中社工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帶著眼睛,一副書卷氣的。
留著胡子,被後人稱為‘賢臣’,還被稱為‘黨內的老媽媽’的中央秘書長任弼時。
時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兼八路軍總政治部代主任,負責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王稼祥,中央北方局書記劉少奇,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中央社會部長,中央黨校校長,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主任,中央組織委員會副書記康生。
這些領導有的是來彙報工作的,有的則是專程來看傳說中的飛將軍殷傑的,此人對日戰績實在太令人驚歎了。。。
自八路軍對日作戰迄今一年來,八路軍上下再無小覷日本軍隊之心,日本軍隊無論是裝備還是士兵體能和作戰素質,就像一根難啃的硬骨頭,擺在中國人麵前。這種感受,不但國民黨人如此,社工黨人亦是如此。。。
指揮過淞滬抗戰、武漢戰役和滇西大戰的宋希濂將軍,曾經作過一個估計:一個日軍士兵的作戰能力,相當於七八名國軍士兵;一個日軍士兵,憑借一支步槍,經常能阻擊國軍一個連的運動。
李宗仁將軍在抗日戰爭中擔任中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取得了台兒莊大捷。抗戰勝利後,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對日本人的戰爭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仍然難以忘懷。。。
“日本陸軍訓練之精和戰鬥力之強,可以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鬥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令敵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級將領之中,雖乏出色戰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則上,絕少發生重大錯誤。日本將官,一般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其做事皆能腳踏實地,一絲不苟,令人生敬生畏。這些都是日本軍人的長處。”。。。
八路軍對日第一戰-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八路軍115師於1937年9月25日在山西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第5師團21旅團輜重隊,殲其1000餘人的戰鬥,這是中日開戰以來社工黨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但是,八路軍以眾擊寡,據有利地形伏擊千餘日軍,自己傷亡也在八百。這些傷亡的戰士可都是百戰餘生,經過了萬裏長征的紅軍精銳,都是革命的火種。主席得知後,心疼不已。。。
通過此次戰鬥,八路軍進一步明確了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才是唯一正確的戰略方針。。。
關家堖血戰,被稱為八路軍對日最慘烈的一仗。此戰是抗日戰爭中百團大戰的第三階段進行的一次最大的進攻戰役,八路軍集合3個旅2個團2萬部隊在副總司令彭德懷的督戰下,對日軍岡崎大隊600餘人進行圍殲,血戰2晝夜,八路軍傷亡慘重,彭德懷發了火,拚光了也要拿下關家堖。。。
岡崎大隊據險頑抗,空中數十架鬼子飛機輪番轟炸,八路軍指戰員雖浴血奮戰,仍未能達成戰役企圖,在日軍援軍到達之際,被迫撤圍。。。
關家堖戰鬥是八路軍反掃蕩中首次攻堅戰的勝利,武器精良的岡崎大隊被殲大半,丟下400多具屍體撤逃,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充分展示了彭總敢打硬仗惡仗,勇猛頑強的作戰風格。此戰之後,日軍再不敢以區區一個大隊的兵力在根據地掃蕩。雖傷亡較大,但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振奮了根據地的人心士氣,鍛煉了部隊,提高了八路軍攻堅戰的能力。。。
可就是麵對如此凶頑的日軍,以國軍戰俘為主的獨立大隊卻虎口拔牙,突襲日軍重鎮阜新,並在數萬被稱為“皇軍之花”的關東軍精銳圍攻下,屹立十數天,血拚掉萬餘日軍後突出重圍,順手還炸死了一個鬼子中將,可謂是創造了國內一年以來對日作戰的奇跡!
領導們曾經多次詢問過楊靖宇有關阜新之戰的詳情,楊靖宇胸懷坦蕩,毫不居功,坦言獨立大隊是殷傑一手訓練出來的,此戰中的各項戰術是殷傑教授的,就連戰鬥中大放異彩的轟天炮也是殷傑發明的。獨立大隊能突出重圍,是殷傑駕駛著不知哪來的飛機支援的。。。
鐵血隊一發炮彈滅掉三千日軍的戰績,楊靖宇沒有親曆。但利用雪崩活埋了一千多鬼子是眼看著的,楊靖宇的描述,讓社工黨高層對這個似乎神奇的殷傑充滿了好奇。聞得殷傑來了赤峰,紛紛過來一看究竟。。。
看到滿屋閃耀著無數光輝,威名赫赫的領導,殷傑緊張地話都說不利索了。被人圍觀本就讓人惶恐,更何況是被載入史書的大佬們圍觀。。。
前文說過,在延安整風前,並沒有確立在黨內的絕對領導。在1937年12月的中國社工黨政治局會議上,改組了中央書記處(常委),剛剛從蘇聯回國到延安的王明、康生以及陳雲,被選為中央書記,並開始實行中央書記處五人集體領導:張聞天、、王明、陳雲、康生。
中央書記處(常委)的領導同誌都互稱XX同誌,而被他人介紹時,則稱“領袖之一”
因而,張聞天的中央主要領導人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他的總書記職務雖還在,但性質變成隻是召集主持中央書記處與政治局會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