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像大王說的那樣,現在擁有爭奪天下資格的隻剩下了大王和劉邦。雖說如此,但是大王還是要注意一下秦國和燕趙聯軍。秦國的軍力最強,要不是因為需要防範匈奴人的入侵和平定嶺南之地的百姓叛亂,秦國完全有實力橫掃天下。現在秦國失去了李斯和馮去疾這兩個秦國的國之柱石,秦國的大世家也被暴君胡亥屠殺殆盡,秦國朝堂之上剩下的都是一些對暴君胡亥的阿諛奉承之徒,秦國要想重新奪回天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過有壞處必然就有好處,趙高這個禍亂秦國的權臣倒下了,秦國可以對抗暴君胡亥的秦國大世家倒下了,秦國經過了這次大亂已經徹底穩定下來了,暴君胡亥的皇位已經變的不可動搖,秦國依然是秦、齊、楚三國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秦國的權利雖然全都掌握在暴君胡亥的手中,但是暴君胡亥非常有自知之明,暴君胡亥隻是牢牢的掌控著秦國的朝政和鹹陽城附近的軍隊,卻把其餘的軍隊都交給身經百戰的蒙恬、蒙毅、王離這些秦國名將。王離率領邊軍讓匈奴人寸步難移,蒙毅率領大軍進入嶺南駐守也初見成效,嶺南已經有逐漸穩定下來的跡象,蒙毅作為秦國的兵馬大元帥調動整個秦國的大軍,我們這些諸侯王根本不是他這個秦國名將的對手,在函穀關與武關的數次失利充分證明了蒙恬的能力。我們這些諸侯王就是因為在函穀關與武關的失利才會自相殘殺,我們那時候的處境十分危險,幸好暴君胡亥那時候要對付朝堂中的官員和世家之人,這才讓我們平平安安的渡過了那段危險時期。暴君胡亥把所有的刑徒都編入軍隊,那些編入軍隊的刑徒家裏分到了田地,這些百姓自然而然的站到了暴君胡亥那一邊,暴君胡亥既擴編了軍隊又增強了軍力還得到了民心,這簡直是一舉三得啊。大王,你萬萬不可小看秦國啊,秦國雖然失去了天下民心沒有了重新奪回整個天下的能力,但是我們楚國想單獨對抗秦國還是十分困難的。就算我們戰勝了秦國,到時候我們拿什麼來對抗一直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齊國?”亞父範增對項羽說出了自己的分析。在範增這個六國之人的心裏,秦國根本沒有重奪天下的希望。雖然範增十分厭惡秦國,但是不得不承認秦國的軍隊戰鬥力是秦、齊、楚三國之中最強的。範增不想讓項羽逞匹夫之勇帶領楚國軍隊與秦國軍隊硬碰硬,秦國與楚國發生戰爭對秦國與楚國都沒有任何好處,齊王劉邦反而會成為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範增可不想讓齊王劉邦白撿這個便宜。
“亞父,本王承認秦國的軍隊戰鬥力是秦、齊、楚三國之中最強大的,秦國與楚國發生戰鬥的話,楚國勝利的希望很小,楚國就算勉強戰勝秦國也沒有辦法對抗必定會趁火打劫的齊國軍隊。為了不讓齊王劉邦這個市井小人占便宜,本王決定暫時不與秦國軍隊交戰。秦國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本王可不會讓楚國陪著秦國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格。燕趙聯軍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本王率領三千江東子弟就可以輕鬆的滅掉他們,他們根本不值得本王重視。”項羽認為燕趙聯軍根本沒有重視的必要。
項羽決定不與秦國軍隊交戰讓亞父範增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隻要項羽不率領軍隊與秦國交戰,楚國就依然是最有希望成為天下之主的勢力。
項羽輕視燕趙聯軍的話讓亞父範增十分擔心,燕趙聯軍雖然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可是擁有匈奴人和東胡人這兩個強援,燕趙聯軍依然不容小視啊。
“大王,秦、齊、楚三國的軍隊都可以輕鬆地滅掉燕趙聯軍,可是為何遲遲不滅呢?就是因為占領燕趙聯軍的領地不但需要派出一部分軍隊駐守那些得不到絲毫利益的地盤還要浪費大量軍力防範匈奴人與東胡人的進攻,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沒有人會去做,要占領燕趙聯軍的領地必須等到我們秦、齊、楚三國徹底分出勝負才行。燕趙聯軍用陽謀要從我們這裏買糧食,齊王劉邦和大王你輕易地就把糧倉之中多餘的糧食賣給燕趙聯軍是為什麼?齊王和大王你還不就是為了利用燕趙聯軍來穩住匈奴人與東胡人嗎?秦國因為匈奴人的威脅在邊境駐守著五十萬大軍防守,這導致了秦國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因為缺少軍隊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平定叛亂,秦國要是有這五十萬軍隊可以迅速的平定【叛】亂,正是因為匈奴人對秦國的威脅,各方諸侯才能順利的崛起。匈奴人對爭奪天下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大王你隻用了一些多餘的糧食就穩住了燕趙聯軍,而燕趙聯軍為了自己的利益則會穩住匈奴人,大王明智的抉擇會讓楚國順利地成為天下之主。燕趙聯軍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我們不進攻燕趙聯軍,燕趙聯軍就會穩住匈奴人與東胡人,可是我們要是進攻燕趙聯軍的話,燕趙聯軍就會引匈奴人與東胡人進入中原,到時候天下會因為匈奴人與東胡人發生大亂。大王萬萬不能輕視燕趙聯軍,現在的燕趙聯軍平衡者天下局勢,他們隨時可以改變現在三國爭霸的局麵。”範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