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滅門之禍 有子白茗(1 / 3)

辰州境內,群山豎立,峰巒起伏,其中有一座山,青鬆環繞,四季常青,被人稱為長青山,山上有一門派,名為青鶴樓,所修心法名為《窺乾經》,練至大成後即可修身辟邪又可精進內力,憑此功法門派傳承至今已逾百年,於辰州一帶略有名氣。

其山峰名為不老峰,建有祖師殿春秋閣,內供祖師畫像,並存放《窺乾經》。百餘年來,門派與外界相對閉塞,也從不對外發展,因而拜山學藝者多為周圍民戶,但即便如此,也還是走出了幾位有名號的人物,總的看來在江湖中也算中規中矩。

然天有不測風雲,事有多事之秋,就在此時此刻,長青山下正被其他各路門派包圍,自山頭向下看去,人頭攢動,黑壓的一片,各門派的旗幟飛揚,各條道路也被堵的水泄不通,眾人手上的刀劍也已出鞘,並同時望向山頂,隻待一聲令下,就會衝上長青山踏破青鶴樓。要說青鶴樓今日為何遭此磨難,這還要從武盟說起。

所謂武盟,就是結天下武林共為一盟,立武林之規,正武林之德,集武林之資互通有無達濟天下。入盟所需為三,一需押出本門功法,二需上報本門資材,三需遵武盟之規。雖說功法資材乃各門派命脈,但武盟乃各大門派聯合所創,又加之盟內各門派間物資武學等互通有無,在如此威名利誘雙管齊上之下,建立之初就有眾多響應入盟者。

後又因武盟牽頭,解決了各方門派相互私鬥、奪取傳承、滅門滅派還有流寇落草為財利殘害屠殺百姓、逼良為娼等為世人所鄙之事,從而聲名大噪,江湖中廣傳其美譽,一時間聞名入盟者絡繹不絕。

而後的幾年,武盟勢力發展極為強盛,不光有各強門大派坐鎮,更有江湖中名人誌士入盟。而武盟也從開始的組織牽頭,無形中轉變成了武林規則的製定者,而其中一條潛移默化的規矩,就是非武盟者其心必異,異心者必誅。在解決了之前各種江湖紛爭後,武盟開始把精力對準了未入盟的門派。特別是武盟成立之初就未入盟的門派,直接被劃到了歪門邪道之流,成了武盟首要討伐的目標。

青鶴樓獨居一隅,眾人生活悠閑自在,也不願理江湖之事,掌門平日神龍見首不見尾,長期閉關修學,就武盟邀請入盟之事,也未有什麼興趣,幾番拒絕入盟。隨著時間推移,如今武盟高舉著武林正道的大旗,為誅邪道青鶴樓,而組織武盟內部各派圍攻了長青山。

此刻長青山不老峰春秋閣,一白發老人盤坐於殿前,雙眼緊閉,階梯下站著一眾弟子,手持長劍,神色肅穆,緊緊盯著台階上的老人。

很快便有一持劍弟子施展輕功步伐騰空而來,半跪於台階下抱拳施禮,對老人急切地說道:“報掌門,武盟攻山了。”

老人聽完睜開了眼睛,掃了一眼眾人,目光落到了其中一人身上,說道:“漢賢,你攜眾弟子至山門護山。”接著對他旁邊的幾人說道:“你們幾人隨你們大師兄同去,記住,聽你們師兄的話。”

“謹遵師命!”台下幾人抱拳後便要持劍離去,此時老人又囑咐道:“若抵擋不住,勿要以性命相搏,有機會能逃便逃吧。”

幾人聽完,身形一怔,麵露難過之色。皆知此次武盟攻山凶多吉少,師父如今不讓搏命,也知師父此時也是無力回天。

老人看著他們各自離去後,就看到眾弟子中還有一人未走,便問道:“晏兒,你還有什麼事嗎?”

名叫晏寒的青年,走到老人麵前便跪了下來,對老人說道:“晏兒自幼被師父一手帶大,此值門派存亡之時,晏兒願留在師父身邊。”

老人看著眼前下跪的青年,微微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唉,你這又是何苦?”

晏寒此時有些哽咽說道:“徒兒自師父收養不過十餘年,比起各位師兄是時日最短的

但徒兒與師父朝夕相伴從未離開,師父所想怕是瞞不過徒兒...”

老人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開口道:“眾弟子中唯你了解師父最多,罷了,這最後的路,就咱們師徒一起走吧。”

老人站起後轉身走進了春秋閣,對著牆上的眾祖師像鄭重地施了一禮,然後跪在了蒲團上說道:“青鶴樓第二十六代掌門人鍾恒,見過眾位祖師,弟子接任掌門至今已有四十六載,其間恪守門規,不參與江湖紛爭,然則今日,武盟已攻我長青山,要滅我青鶴樓,而武盟實力雄厚非我等所能相抗,此番守山,雖告知眾人莫要以命相抵,但難逃武盟追殺,若此次有幸存弟子,願祖師在天有靈護其逃過武盟追殺,門派之責,全為弟子一人,與他人無關,弟子決意與青鶴門同滅,《窺乾經》必不落武盟之手,待弟子身死之後,見到各位祖師,再向各位祖師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