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皇子府回來,孫浩回想了一下自己經商以來的經曆。
這定慧樓自從開張,自己就一門心思的鋪在經營上了。似乎忘了自己還有一個身份呢,自從上次出席朝會,發現朝會上基本沒自己什麼事,也沒什麼招呼的地方,索性就不去了。
今日看四哥的意思,這朝中局勢不穩,自己還需要多多留意才好。不然哪天國破家亡了,自己一點準備都沒有,苦心經營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孫浩正在心裏盤算著,察覺到自己乘坐的馬車怎麼好像不動了,就問了一下。
原來是自己那個親弟弟,曲陽候。兩人的馬車對麵相應遇見了,孫浩的品級不如曲陽侯,所以是孫浩這個哥哥避讓。這時候,孫浩的車夫正在禦馬避讓呢。
兩車擦肩而過,曲陽候的車子停了下來。隻見十二弟掀起車窗上的簾子,似乎要和孫浩說些什麼。
孫浩看見了,起身聽他說什麼。
“聽說你最近和四哥走的很近。”“不要覺得四哥幫你就是好人,你小心些。”十二弟年紀不大,聲音還有些少年稚氣,但是語氣中肯。
孫浩沒想到,這個平時和自己不怎麼親近的弟弟,今日會和自己說這樣的體己話,微微愣了下,隨即轉成笑臉,點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了,明白。
隨後,孫浩拱了拱手,說道,“曲陽候最近哪裏消遣啊?”
“沒什麼消遣,隻是最近在等父皇征召,為國盡忠,為父皇盡孝。”十二弟回答。
孫浩沒有繼續談話,馬車已經晃晃悠悠的走遠了。
孫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不能一門心思的隻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他需要關心一下國家大事了。
接下來孫浩在朝堂,鋪子之間來往不停。幾天時間孫浩就大致明白了情況。
大梁目前的領地是皇帝幾十年征戰打下來的,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大部分都安定平穩。但是有些邊境城鎮,因為距離遙遠,加上梁國近幾年疏於管理,檀楚、洪沙、畖底三地已經連續幾次不肯納貢,更沒有派使臣來梁都。
還有北邊的都元地區,雖然以前和大梁不是隻是鄰國,但一直友好往來,近期也不知怎麼了,屢次阻攔商隊,還放話說都元是上國,一直在包容大梁,現在大梁應該感恩戴德,大梁應該稱臣納貢。
梁帝派了幾路使臣,分別去往幾個地方,一是了解情況,二是希望以外交方式化解衝突。不想刀兵相見。
朝中主戰的和主和的,兩派每日在朝堂上你來我往,爭論不休。
孫浩目前哪派也不站,當然了,現在還沒有在乎他的主張,不過不要緊。“你們很快就會知道爺爺的厲害了”孫浩常常在被忽視的時候這樣安慰自己。他當然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他,他現在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商路通暢,鋪子生意興隆。
“一個邊陲關驛,現在還沒有必要朝廷出兵。守軍肩負守城防衛的重任,是朝廷安全的根本,現在不適出兵。”
“幾個邊境民眾鬧事而已,不如派遣安撫使前往。”
“還是出兵吧,邊境無小事,防患於未然,也可警示其他邊卡,以儆效尤。”
今天一上朝幾個朝臣就開始爭論了。
孫浩的想法很簡單,這點事朝廷出點兵,平定邊關,這不理所當然的嗎。今天看來不是這樣的,即便是被稱作權傾朝野的四皇子,也不能隻手遮天。一點點主張,都要拿出來討論,政敵、朋黨、師友.....
“父皇,兒臣有個提議。”這是十二弟,曲陽候的聲音。
隻見曲陽侯不緊不慢的走出臣工隊伍,不慌不忙的抬手施禮,並緩緩的說道。